【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1年会专区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主题的历史影响
  作者:穆昭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19 | 点击数:7052
 

 

 
中国现代民俗学主题的历史影响
穆昭阳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这段不平凡的岁月中,中国社会几经炮火战乱、政权更迭,使中华民族逐渐从为我独尊的幻梦中清醒。加之各种思潮泛滥,西学中各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介绍,在与西方进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反省自身。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国人陈腐的价值观和旧有的习俗禁锢了国民的创造力,扼杀了国民的抵抗力和民族生命活力。一些具有较新思维的知识分子和国民开始了“启迪民智,开化思维,进行启蒙” 的工作。1915年,《新青年》创刊,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主张。在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探索并开始走上现代化的路途。“随着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研究者把眼光放在民众身上,试图了解民众的思想,并从中找到中国文化之根。因此,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们投身于社会运动的洪流,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教育民众,唤醒民众参与到救亡图存斗争中来。这是民俗学在中国兴起的时代背景。”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佳琪]政府介入对传统节庆文化的影响
下一条: ·[马知遥]非遗生存的困境和尴尬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周逸敏 羌玲]江南祠堂的现代功能与作用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姚丽梅]饮茶到底吃什么?·[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镕]从舞蹈到体育:秧歌功能的现代转型与重构·[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