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李伟峰]浅析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1918—1937)的田野作业
  作者:李伟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22 | 点击数:14964
 

  二、中国民俗学形成阶段时期的田野作业(1927—1937)

  1927年11月,“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民俗学会”在广州成立,广州中山大学成为继北京大学之后的又一个民俗学运动中心。受其影响,厦门、福州、杭州、四川等地相继成立民俗学团体。1927—1937年这一时期被视为中国民俗学运动的形成时期。较肇始期比,民俗学形成阶段时期的田野作业有以下特点。

  1.田野范围继续扩大。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这一时期田野作业的内容、范围继续得到拓宽。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章程》表示:“本会以调查、收集及研究本国之各地方、各种族之民俗为宗旨”,“一切关于民间的风俗、习惯、信仰思想、行为、艺术,皆在调查、收集、研究之列。”民俗学先辈们已经不再满足先期古典民俗学偏狭的调查研究内容、范围。内容范围的局限甚至成为《民间文艺》易帜的内因,“本刊原名《民间文艺》,因放宽范围,收及宗教风俗材料,嫌原名不称,故易名《民俗》”[16]。除继续采集各地歌谣、传说、故事、谚语等外,《民俗周刊》更偏重对各地风俗的收集。据杨成志先生统计,《民俗周刊》共刊出130则风俗,数量仅次于民间故事[17],内容涉及婚丧礼仪、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物质生产等许多方面。最能代表此时田野调查范围的乃是林幽先生拟定的《风俗调查计划书》。较北京大学《风俗调查表》,《风俗调查计划书》分类明晰,内容更加宽泛具体。它包括“地理”、“物质生活”、“社会政治组织”、“宗教”、“礼节”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当今民俗研究的主要内容。田野调查范围扩大继续表现在风俗器物的征集上。秉承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成立风俗陈列室的思想,中山大学及其后来的不少组织都主张设立此类机构,以保存日益消亡的风俗器物。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杭州中国民俗学会都成立了风俗器物陈列室。其器物或购买,或征集。这些风俗器物陈列室的规模、规格均比北京大学风俗器物陈列室高。以中山大学陈列室为例,“(陈列室)内分首饰、衣服鞋帽、音乐、应用器具、工用器具、赌具、神的用具、死人用具、科举遗物、官绅遗物、迷信品物、民间唱本及西南民族文化品物等十四类,陈列品凡数万件”,其中一部分物品还曾运抵杭州西湖展览会展出[18]。

  2.大量的民俗调查被结合到相关学科的田野作业实践中。随着民俗学的深入发展,中国民俗精英们深感自身理论的匮乏。可是“此类论著,要我们自己来创作,原是很不容易,但介绍翻译,似属可能”[5](176)。于是,学界纷纷把目光转向域外,寻求援助。这一时期,学界翻译了大量异域民俗学著作。杨成志翻译班恩的《民俗学手册》及《民俗学问题格》;江绍原编译《宗教的产生成长》、《现代英吉利谣俗与谣俗学》;胡愈之翻译了《图腾主义》;等等。另一方面,与民俗学密切关联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也被大量引进介绍。此时民俗学队伍的构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先期文史哲气息浓郁的学者们仍继续耕耘民俗园地之际,一批受过欧风美雨之宗教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浸染的学者,如江绍原、杨成志、林惠祥、杨堃、凌纯声等纷纷加盟到民俗开拓者的行列中,为这一时期的民俗调查与研究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域外民俗学和邻近学科理论、著作的引进介绍以及留洋学者的加盟,开阔了民俗学的视野,拓宽了学术选择空间。民俗先驱们在积极吸收泊来理论营养的同时,也在具体的调查、研究实践中进行着总结和反思。他们意识到民俗学田野工作必须与邻近学科相结合。“大规模的从事收集材料,整理研究……须协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学家、艺术家,以及民族心理学家等等,共同商定条理,着手收集调查、研究整理。”[19]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此时的民俗学田野调查大量地被结合到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调查中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文科研究所委派杨成志先后对云南、四川的罗罗族(彝族的旧称),广西的苗、瑶、侗,海南岛的黎、苗等族的田野大调查;中央研究院人类学组委派黎光明、姜哲夫、林惠祥、凌纯声等分别进行的川西羌、彝族,广东江北和广西瑶山的瑶族,台湾畲族,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的田野调查;吴文藻主持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专门设立社会调查实验基地,对北平的庙会、年节等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民俗调查。笔者认为,此时期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田野作业的结合,是学科交叉性质决定的。此举打破了民俗学与他学科的分野,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对于他学科的吸引借鉴,唤醒了民俗学对田野作业法的重视,有利于改进、提高民俗学的田野水平。

  3.田野调查行为普遍频繁,且调查水准上升。这一时期,学界明显意识到田野作业之于民俗学的重要性。有识人士纷纷表达他们对此方法的认识。“我们要研究民俗……在这民俗学刚抬头的中国,目前的工作,是调查、收集”[20];“鄙意以为今后我国民俗学运动,应先从充实理论及精密调查入手”[21]。基于以上认识,学界围绕东南、西南、东北一带展开了大量的田野活动,田野调查一时蔚然成风,而且呈现出联合作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进行大范围的民俗普查,民俗前辈深感联手团体调查的必要。厦门大学风俗调查会提出南北学者联手调查风俗的倡议,林幽《风俗调查计划书》便是这一呼声的先声。前揭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展的那几次调查,无一不是联合分工协作的结果,至于零散的或个人进行的民俗专项专题调查更难以计数。当时主要的民俗刊物中山大学、杭州、福州等地的《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民俗学集镌》、《民间月刊》等刊登的文章大部分是作者们实地调查的成果。此时学界业已出版了很多田野调查报告性质的著作,如《妙峰山》、《苏粤的婚丧》、《东岳庙会调查报告》、《新年风俗志》等。这一时期出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尽管调查行为非常普遍,但是此时期民俗学界的主要刊物却很少探讨诸如田野调查方法、技术此类的文章,对此的解释原因可能很多,笔者以为田野作业水平的提高是最属可能的一个原因。经过多次的田野实践,我们的调查者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田野经验。正是因为如此,昔日调查过程中令调查者困惑的问题对此时的他们可能不再是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时期的民俗学田野作业水平,我们不妨把1929年顾颉刚、魏建功等人的第二次妙峰山进香调查与第一次进行比较。1929年5月,顾颉刚一行13人组织了“妙峰山的进香调查团”。其调查成果刊登于《民俗周刊》第69、70合刊上。这次专号的文章数量虽然较第一次少,但调查质量却是第一次所无法企及的。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调查的细致、具体上。以双方对“碧霞元君”的考证为例。第一次容庚的《碧霞元君考》仅考察了碧霞元君的起源,但就其功能这类的起码问题都没有记载。反观第二次调查由罗香林所著的《碧霞元君》,除对碧霞元君的起源进行考察外,它还探讨了碧霞元君的功能、妙峰山的碧霞元君与泰山的碧霞元君的不同、碧霞元君与中国古代女神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其中,对碧霞元君的功能分析就是罗香林田野调查的结果。此外,调查团还拍摄了大量田野照片。比较而言,顾颉刚等人开展的第二次妙峰山调查不如第一次调查轰动。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调查者不论在民俗学、宗教学理论的掌握上,还是在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上,都较前一次为成熟;从而将中国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2](16)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1918—1937)的田野作业整体水平在稳步前进。跟形成阶段比,发起阶段的田野作业水平显然要高,“在整个问题上(指民俗学方法论或方法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 20年代末以后比这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6](234)。这两个阶段的对比研究表明,当时学界对田野作业之于新兴民俗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在不断的田野实践过程中,以及在众人的努力探索下,田野作业水平相应地得到提升。然而我们亦该清醒,这一时期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的田野作业,“而是需要什么找什么,见到什么记录什么”[23],有关方法论的认识和研究还不成熟,民俗学田野作业整体水平不能被高估。

(本文原刊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杜博思]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下一条: ·[卡罗林·布莱特尔 徐鲁亚]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
   相关链接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