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萧凤霞]跨越时空: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人类学
  作者:萧凤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2 | 点击数:11857
 

  “点”:游移与扎根

  主客体的不断互动也使我明白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如何的变动无常,我们的“研究点”又是如何的漂移不定。过去几十年,我不断检视新的学术和政治视角,与此同时,我发现自己亦跟着那些变动无常的研究对象在跑。如今,为了了解中国对物质的追求,我观察那冒升的中产阶层多变的情绪和文化方式,也紧随那些在全球竞逐财富的冒险家的步履,追寻跨国资本的流向,从中国一直走到中东和非洲。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单元从来就不是牢牢地钉死在一个“点”上的。中国传统的村庄就像施坚雅、武雅士、弗里德曼和其他学者所说的那样,从一开始就是“超越地方”的。多个世纪以来,地方社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加入帝国;到了1970年代,多元的文化权威逐渐被边缘化和摧毁,村子变得细胞化了。整个20世纪,我们看到的是村庄和村民被异化的过程。基于上述认识,现在,我又转而注意另一种“地方”——处于每个主要中国城市边缘的城中村。我认为,城中村的居民并不是之前农村时期的剩余,他们巧妙地应对着目前中国发展的“现实主义”。我觉得,无论村民或他们那些外来租户变得多么富裕,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具有流动性,他们实际上正经历着强烈的社会、文化和制度限制。几十年对他们农民身份的制度性歧视正让他们画地为牢。因此,在中国城市变迁的这个关键时刻,城中村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点”,但也是话语性的“点”。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流动也让我们这些人类学家处境艰难。我们不会再以为自己在田野过程中发现文化上的“他者”。那些研究非洲商贩的学者轻易就发现,他们的研究对象就在家门口,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广州的天秀大厦。只是,物质资源、人、文化、形象和意义不会“整体”地旅行,他们的流动因此也不会十分顺畅自如。

  研究对象在时空上的漂移不定,也促使我重新检视一个更大的“研究点”——亚洲。我们不要忘记,“亚洲”这个概念为不同“地区”提供了某种“内在联系”;尤其是,这些地区长期以来并非以陆地为基础,亦非以国家为中心,而是跨洋过海,超越政体。当我们对如何表述历史“事实”(地域、地区)以及对那些我们当做理所当然的起点的学术分类(例如帝国和民族国家)进行批判自省之时,我们又该如何从概念上把握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其他地区?人类学学者素来的一个坏习惯,就是把研究置于看得到的、边界分明的“点”上,好让他们泡上一段时间。这些人类学者看到了人的移动,就以为看到了人在“移民”,是因为他们总是假定“移民”所离开的,确实是一个“中心”(家园)。我们要警觉一直以来那些本质化的和以陆地为出发点的各种概念分类如何主导着学术研究。如果我们重新集中在以海洋为中心的贸易路线之上的流动性与联系,又或是聚焦于多个世纪以来,在那些位置优越的港口城市及其资源丰富的居民所体现的层层文化融合与沉淀,那么,地中海、印度洋、中国东海这三个经常被分开处理的学术传统,就能有效地联系起来。由此在概念上造成的结果,就是“翻转亚洲”!

  由此出发,“华南”是一个有利视角,用来说明“历史性的全球”的多层次进程。华南这个“区域”在帝国空间构建中一直被视为边缘和具有颠覆性,也是海洋亚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区域构建的“亚洲”,在历史上就是由世界各种文化和市场联合起来的。这些在政治上暧昧的港口城市及其民族多元化的居民如何各自与他们的“国家”空间相联系,是需要严肃反思的课题,而从“华南”出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一直渴望建立一个以跨学科为旨趣的制度性框架和平台,藉以捕捉这些变动不居的现象,这也是我2001年在香港大学建立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的动机。

  劳文太尔在《过去即是异国》一书中,提出两个并行的论点:“历史上的他者”和“文化上的他者”;他乡感既存在于时间,也存在于社会空间。21世纪的历史人类学之所以要跨越时空,是因为最前沿的历史学的时间观,带领我们超越社会空间;而最前沿的人类学的空间感,也带领我们在时间的银河中往复来回。

  必须说明,我不喜欢那种只会空谈全球流动却从未湿足下田的理论家。我们的脚,还是要扎根在不同的“点”上,只是我们必须警觉,这些“点”其实在不断游移,而我们的眼光,也必须放眼四望,才不会在摔倒后仍不明所以。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萧凤霞 单位: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线 2011年6月2日

上一条: ·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
下一条: ·[姚婷]乡土传媒与国际移民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