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黄剑波]何处是田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若干反思
  作者:黄剑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4 | 点击数:21197
 

  [1] 在民族志作品中,通常在一开篇就是对作者田野工作过程的描述,作为自己所进行之研究的合法性的论证。而这种通常会显得非常冗长的背景叙述对于一个不熟悉人类学行内习俗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罗嗦。

  [2] 有人指出这其实不过是一种历史上的巧合而已,因为创立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规范的马林诺斯基乃是将他自己在南太平洋岛上的调查经验作为一种要求而予以了推广。

  [3] 古塔、弗格森:“学科与实践:作为地点、方法和场所的人类学‘田野’”,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和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3页。

  [4] George Stoking, Jr., 1992. The Ethnographer’s Magic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Anthropology. Madison: Univ. of Wisconsin Press, pp282.

  [5] 哈登在剑桥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学位后,即于1879年在那不勒斯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物学田野调查。十年之后,他才把在那部类似使用的调查方法转化为社会人类学术语,寻求解释人类物种适应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呼吁对单一的部落或者人群的自然聚集进行详细研究。

  [6] George Stocking, 1992, pp21.

  [7] 库克利克:“伊斯梅尔之后:田野调查传统及其未来”,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8] Joan Vincent. 1990. Anthropology ad Politics: Visions, Traditions, and Trends. Tuscon: Univ. of Arizona Press. Pp106.

  [9] 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解了人类学田野工作作为一种方法和方法论的独特意义,及其对于学科自身的价值。

  [10]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早期人类学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历史大背景紧密相关,也受到当时普遍流行的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思潮的深刻影响。

  [11] 自196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人类学家开设转为研究西方本土社会,之后,都市人类学研究也得到了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所关注的似乎仍然是与研究者所熟悉的人群不一样的都市中的“边缘人群”,如流浪汉、吸毒者、艾滋病患者、同性恋等亚群体。

  [12] 翁乃群:“山野研究与走出山野:对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反思”,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3] Kamala Visweswaran. 1994. Fictions of Feminist Ethnography. 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Press.

  [14] Mary Louise Pratt. 1986. Fieldwork in Common Places. In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Marcus, eds.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Pp. 27-50.

  [15] Roger Sanjek. Ed. 1990. Fieldnotes: The Making of Anthropology. Ithaca, N.Y.: Cornell Univ. Press.

  [16] 古塔、弗格森:“学科与实践:作为地点、方法和场所的人类学‘田野’”,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和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17] 其中,也许对伊斯兰教的研究是一个例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伊斯兰教似乎更多的是放在穆斯林少数民族这个框架之下进行的。

  [18] 当然,这些努力对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值得继续推动和关注的。不过,这里要强调的主要是在田野点的选择过程中的学科深层的一些理论假设。

  [19] Joan Vincent. 1991. Engaging Historicism. In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 Richard G. Fox, ed. Santa Fe, N. Mex.: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Pp. 45-58.

  [20] 库克利克:“伊斯梅尔之后:田野调查传统及其未来”,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华夏出版社,2005年。

  [21] 古塔、弗格森:“学科与实践:作为地点、方法和场所的人类学‘田野’”,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和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22] 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 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5年。

  [23]参见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4] Marilyn Silverman &P.H.Gulliver. Appoaching the Past: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through Irish Case Studies(No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转引自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25] 或许,除了历史之外,哲学也是人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26] 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 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5年,第157页。

  [27] 同上,第5~6页。

  [28] 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著:《人类学的四个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29] 需要强调的是,指出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纯正级序问题并不是说反对再去遥远和边缘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而是提出要对这种田野点的选择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方法论自觉(awareness)。

  [30] 费孝通:“继往开来,发展中国人类学”,见荣仕星、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本土化在中国》,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14页。

  [31] 古塔、弗格森:“学科与实践:作为地点、方法和场所的人类学‘田野’”,见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和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32] Mariza G. S. Peirano, When Anthropology is at Home: the Different Contexts of a Single Discipline, 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98, 27: 105-128.

  原文载自《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人类学在线

上一条: ·马尔子:民族学研究的经验与困惑
下一条: ·[杜博思]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相关链接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马小壹]关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僰人悬棺的田野调查报告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
·[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