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汪海波]揭秘蚩尤家园:一座湮没五千年的历史古城
  作者:汪海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2 | 点击数:11886
 


【核心提示】“致密城”又名“殷密城”,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上古城池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北宋晚期毁陷于地震和黄滥。致密城遗址位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南旺湖区,经调查,这里是上古蚩尤部落活动的中心地。据传说,炎黄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后,葬蚩尤首级于致密城,修蚩尤冢,“致密”是为“阚”,阚城成为专祀蚩尤的“塚城”。本文通过对致密城和阚城的历史和地理研究,结合贵州苗族古歌谣,从人类学和民俗学角度,考证“致密城”就是苗族传说中先祖蚩尤活动的中心地“直米利”。

阚城蚩尤冢和鲁九公墓位置图 (供图:作者)

 

  直米利在北方中心地/直米利平原大又宽/直米利地方气候暖……是谁先来居住在这里/是谁居住在这大平原/格蚩爷老、格娄爷老率先来这里/二位爷老率先住在大平原/他们开山采石来修建/建了一座金色大城垣/城外修成九道拐/城内修成九道湾/城墙粉刷上青灰/城内铺垫青石块/城门塑起九头狮/城内铸起九条龙/平原金城光闪闪/金城灿烂映青天……

  ──摘自《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直米利地战火起》

  上面引用的这段苗族歌谣的内容,牵涉到有关地理和历史问题。因此,我的文章就想顺其自然从苗族史歌中有关地理和历史说起。

  一、“直米利”即“致密城”

  苗族认同蚩尤是人文始祖和民族英雄。这首在苗族传唱了数千年的“史歌”,叙述的是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的战争和蚩尤部落战败迁徙的历史。其中多次提到的“直米利”、“浑水河”等地理概念,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苗语“直米利”,或译作“直密力”,发音与汶上古城“致密”基本相同,值得研究。“致密城”者,汶上古邑城也。关于“致密城”的记载见明版《汶上县志》、《郡国志》、《水经注》和《皇览》等。

  致密城,中都邑治,“孔子宰中都”治在致密城。《水经注》卷二四《汶水》引《郡国志》语:“须昌县有致密城,古中都也。中都本治致密城,在今县西三十九里。”这里明确说明了春秋或更早时期,作为行政区划的“中都邑”,其中心地在“致密城”。致密城是上古部落及其后的诸侯国“下邑”的政治中心──是“城池”,而非指“国(邑、县)”。

  汶上建置历史久远。《汶上县志》记载,汶上县之沿革有夏商之古厥国、周鲁之中都邑(治致密城),战国属齐,为平陆邑,汉置东平陆县,属东平国,后汉因之;魏为平陆县,属东平郡;北齐改乐平县;隋复曰平陆,属兖州,唐因之;天宝初,改为中都县;贞元十四年,改属郓州,宋因之;金曰汶阳县,泰和八年改为汶上县。另外县志记载,今汶上区域内出现过“阚”、“郕”、“桃”、“郑”等古城。上古地名尚用一字,“致密”是个例外,似乎是个形容词,有极坚固、极秘密的意味,倒象一个口口相传的地名。

  《元和志》、《太平寰宇记》、《旧唐书》和《一统志》等记载:致密城也称“殷密城”,夏、商古城邑,位置在今汶上县城西南部南旺镇境内。《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三:“中都县邑界有殷密古城,即古之中都国城也。”“殷密城”之谓似乎暗示这里是殷商时期的古城池(苗族人自认为是殷商遗民)。《水经注》:“汶水又西合为一水,西南入茂都淀(即南旺湖);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沟;又西南迳致密城南。”南旺湖在明代扩修,成为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之最大的“水柜”,致密城遂湮没于南旺湖中。

  有关“城”的概念,《说文解字》释:“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春秋谷梁传》:“城为保民为之也”;《墨子》:“城者,可以自守也”。这些概念一则说明原始的“城”的构筑纯粹是夯土而成,二则说明城的功能是“保民自守”;“城”的作用主要是防御外来入侵。虽然没有见过古代土城的修筑,笔者幼年时曾见乡邻筑房“打墙”:用大夹板密填泥土和麦秸的混合物,夯实,然后取下夹板,持宽厚的大木板用力拍打,以图墙体致密、房屋坚实牢固。“墙打百板还透风”的谚语(多含贬义),却无意透露出古人筑土城的不传技艺。

  歌谣中描述的“金色大城垣”在当地民间可得到印证。关于这个早已深陷南旺湖中的大城垣传说不断。虽然有学者对它是否存在过有疑问,但在当地百姓中却无人不晓、无人不信它的存在,传说充满了神话色彩,甚至还有不少人亲眼目睹过它的“再现”:

  《姬氏志·阚城志》记载:“晨起者常于烟雾交加之会,见城堞宫室之状”。据目击者称:日出之前,云雾弥漫,在烟波浩淼的南旺湖湖面上,首先出现巍巍城墙,在正前偏右方向有一座城楼,片刻,只见城门开启,隐隐约约有不少行旅商客出入。蜃景在晨雾笼罩之中,飘飘忽忽,时隐时现,待到日出,景色慢慢变淡,直至消失,又恢复为碧波粼粼的湖面。据说这种美丽奇异的景观和神秘的现象在五十年代还出现过两次,民间俗称“陷皇城”。

  “陷皇城”即所谓“海市蜃楼”。“皇城”指的是什么城?《黄帝玄女战法》载:“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通典》载:黄帝攻蚩尤“三年九战而城不下。”蚩尤部落据城坚守,凭借食足、兵强、城坚等有利条件,使炎部落和黄部落屡战屡败,后炎、黄联合,擒杀蚩尤,迫使“八方诸侯殄服”。值得一提的是,“筑城而居”在当时是蚩尤部落特有的生活方式。

  其实蚩尤部落是一支稳定的农耕部落,农耕者要定居,筑城而居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的南旺湖区域内早已没有水,从这里高低不平的地貌还能判断出春秋大墓群的位置,而这一带就是上古致密城的所在地。民间所说的“皇城”应该就是“致密城”,也就是苗族歌谣中多次提到的“直米利”。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凤凰网 2011年07月27日 13:5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何季民]民国初年易俗记
下一条: ·[施爱东]帝王龙袍争夺战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