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省委宣传部、中国民俗学会、省社会科学院、格尔木市政府、湟源县政府联合主办的“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开幕。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刘魁立等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匈牙利、泰国、荷兰、马来西亚、爱沙尼亚、蒙古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国台湾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省内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150余人参加。
举办本次学术论坛,目的是借助大美青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的独特优势,打造昆仑文化品牌,研究神话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意义,促进昆仑神话与世界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对话,探溯源远流长的民族神话文化,着力推进神话学与昆仑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研究,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上展示昆仑文化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形象。
开幕式上,吉狄马加作了题为《神话永远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诗性光辉》的讲话。他说,在地球最为浩大的造山运动中,诞生了青藏高原和她的骄子昆仑山;在人类最为光辉的造神运动中,诞生了叱咤风云的昆仑诸神,他们引领东方世界走出混沌,走向文明。纵观历史,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中,神话也许是我们最容易沟通、最容易相互理解的文化语言,因为人类童年的语言如此相似,这种相似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
吉狄马加说,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正在推动各种经济体制、经济模式、经济生产方式的解体与统一,因而它也正在对众多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提出考验,对神话提出挑战。曾经有人问我,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迫切地、执著地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呢?那么在这里,我想用一种神话的思维方式作一个设问:如果这个世界只有平原或者只有山脉,如果我们身边只开一种花、只有一种鸟儿的鸣叫,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或者我们只吃一种食物,那么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从学术的角度讲,神话是人类最为古老文明果实之一,它是诗的源泉、歌的源泉,神话文本对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以及宗教研究等等,都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也是现代文化发展和文化建构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撑。
吉狄马加说,其实神话从未离开过我们。在东方神话里,特别是在古老的中国各民族神话价值体系中,一直倡导着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那就是对自然的尊崇,对神灵和英雄的敬畏以及对不同个体生命的热爱。许多古老的神话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要善待别的生命和物种,而只有这样,人类和地球的未来才充满着希望。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随处可见,这对于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这说明,古代神话所蕴含的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价值取向,在这个人类正在经历的后工业化时代,同样对人类面向明天的发展,也有着更为宝贵的积极作用。东方神话的价值基础仍然坚实,虽然它和当今现实的联系已经并不紧密,但它却用最浅显的道理和方式,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那就是让我们人类真正成为这个星球和谐生活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
朝戈金在讲话中说,本次论坛将“昆仑神话”与“创世神话”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传递了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学术理念,而且顺应了世界多元文化之间对话和交流的时代诉求。有“中华龙脉”、“中华第一神山”之誉的昆仑山,孕育了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昆仑神话系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昆仑神话又与后世的道教、佛教等其他文化相融合,展现出自身的博大与兼容。“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是一个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我相信,通过昆仑神话与世界各地创世神话之间的学术对话,通过对东西方创世神话的系统性研讨与文化诠释,必将推进神话学研究、地域文化研究,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据悉,7月18日到7月22日,论坛将举办5场学术交流会,与会专家学者将赴湟源、青海湖等地进行学术考察。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 2011-07-1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