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历书形成原因之推测
历书之渊源及其由历谱演变形成之踪迹既如上述,那么此种演变之契机或原因何在,自然成为应该尝试解答的问题。笔者之见,此事或与以传人中土之佛教为代表的异域文化之启发影响不无关系。
451-658A.D.期间,正值带有中亚一印度背景之七曜术及自身成分复杂的印度天学在中土广泛流行之际。④当时各种异域传人的时日吉凶宜忌之说,与此后中土历书中逐日吉凶宜忌历注实在仅距一步之遥——将这些宜忌之说注于历谱,系于逐日之下即可。对此仍不妨用比较史料之法人手。
现存汉译佛经中有不少论及天学及时日吉凶宜忌之经晶。其论吉凶宜忌之法,常见有两种形式:一为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为“其精灵神验”之神,而非此七大运行之天体)轮流直日,每日当直之曜神不同,其日吉凶宜忌亦异。二为二十八宿(或二十七宿)与月球运动,月在天球恒星背景上运行,每日移居一宿,则每日行事之吉凶宜忌亦因月所在宿之不同而异。姑将此两种形式各引一例如下: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大正藏》No.1299)卷下七曜直日历晶第八云:
大七曜者,所谓日月五星下直人间,一日一易,七日周而复始,其所用各各于事有宜者不宜者,请细详用之。……
太阳直日:其日宜册命拜官受职见大人,教旗斗战申威,及金银作持况行医游猎放群牧,王公百官等东西南北远行,及造福礼拜设斋供养诸天神,所求皆遂。合药服食割甲洗头,造宅种树内仓库捉获逃走,入学经官理当并吉。其日不宜诤竞作誓,行奸必败,不宜先战,不宜买奴婢。…….
太阴直日:其日宜造功德,必得成就。作喜乐朋僚教女人裁衣服,造家具安坐席穿渠造堤塘,修井灶买卖财物仓库内财,洗头割甲着新衣并大吉。其日不嫁娶入宅结交私情出行,不问近远行大凶,奴婢逃走难得,禁者出迟,杀生行恶入贼者必凶。……
荧惑直日……
此为七曜直日吉凶宜忌之说。
第二种时日宜忌见《摩登伽经》(《大正藏》No.1300)卷下观灾样品第六:
……我今复说月在众星所应为事:
……
月在毕日:宜应耕垦婚姻盖宅出财调兽裁衣等事,不宜责敛斗战造酒。其日雨吉。生者慈悲,多欲贪味,丰有财物,寿命延长。
……
月在翼日:一切事吉。是日生者,端严殊特,聪慧强识,亡失还得。其日有雨,秋稼成熟。
月在轸宿:一切皆吉。宜调象马授官造池,不利窃盗。其日有雨必当流溢。生者勇健,盗而多智,长寿少病。
……
此为月在各宿宜忌之说。
佛经中这些时日吉凶宜忌之说,在六朝隋唐之际广泛流传于中土。例如,《隋书》经籍志三历数类七曜术(或称七曜历)著作被著录者达二十二种。有人因诸书名中或有“历”字样,遂推断这些书为历法著作,其实按当时习惯用法,“历”字常作为日禁月讳之书的特征用语,亦即王充听抨击之“时日之书”,前引《宿曜经》第八品称为“七曜直日历”即一有力例证。又如,敦煌卷子伯三O八一,整理者拟题为《七曜日占法七种》,七种名目如下:
七曜日忌不堪用
七曜日得病望
七曜日失脱逃走禁
七曜日生禄福刑推
七曜日发兵动马法
七曜日占出行及上官
七曜占五月五日直
观其各项具体内容,实与《宿曜经》七曜直日历晶为同类作品。尤可注意者,这类作品也赫然出现于敦煌历书中,如《雍熙三年丙戌岁具注历日》(伯三四O三),为北宋初年历书(986A.D.),开首即有“推七曜直日吉凶法”,直可视为前引《宿曜经》七曜直日历品之节本,稍引几段如次以资对比。
第一密,太阳直日。宜出行,捉走失。吉事重吉,凶事重凶。
第二莫,太阴直日。宜纳财,治病,修井灶门户,吉。忌见官,凶。
第三云汉,火直日。宜买六畜,合火,下书契,合市,吉。忌针灸,凶。
……
又前引《摩登伽经》所示之月在各宿宜忌之说,在唐宋历书中也有直接反映,如前引宋宝祜四年会天历书中即注有每日月所在宿之名(本文所引四日依次为参、井、鬼、柳)。而历书中注明七曜直日(通常于日曜日庄密或蜜字,其余六日可类推)更为极普遍的现象。
如前所述,作为历书中吉凶宜忌之说理论基础的历忌之学.杯中+本自源远流长,其内容与稍后佛经中输入之异域吉凶宜忌之说也无太大不同。然而中土历忌之学长期未与历谱发生直接结合,历谱中虽有少数历忌项目之历注,但始终未能为日常行事宜忌提供直接指示。至历书出现,乃成为具有指示日常行事宜忌功能之直接指南。而另一方面,佛经中如《宿曜经》、《摩登伽经》等经品却具有同样功能(据笔者初步搜索,汉文《大藏经》中此类作品至少有十五种左右)。其中尤以七曜直日吉凶宜忌之说最为明显。七曜直日至为简单,无须推算,《宿曜经》七曜直日历品云:
忽不记得,但当问胡及波斯并五天竺人总知。尼乾子末摩尼常以密日持斋,亦事此日为大日,此等事持不忘。
可知彼时中亚、西域及印度之人对此事已臻习惯成自然之境,中土摩尼教也是如此,此殆如今人之熟悉星期几,日期或有忘记而须取日历查检,星期几则通常不可能记错。由此推论,历书之出现或系受到佛经作品之启发,确实大有可能。当然,因文献不足,此事尚难成为定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