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张士闪]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
  作者:张士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02 | 点击数:16485
 

 

摘要:乡民艺术知识并不具有结构的永久稳固性,而是因与乡土社会生活关联密切,具有形式转换的多样性和意蕴阐释的多元性。本文分析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凝固幻象”长期存在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认为在乡土社会急剧转型、乡民艺术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背景下,学者应透过乡民艺术活动的表层现象认知其深层的交流结构,借助区域社会文化整体的概念,突破民族志书写中“凝固幻象”之窠臼,以充满流动感的书写模式实现对乡民艺术活动及其内在文化结构的深刻认知。
关键词:乡民艺术;民族志;凝固幻象;流动的想象

田野作业之于乡民艺术[①]研究,不仅是在寻求某种真实,也意在寻求对于乡土社会的文化脉络的建构。随后的民族志书写,乃是学者从田野资料中抽绎出来的具有鲜明序列感、内含价值判断的知识形式。如何看待这一主观构建出来的知识谱系?
显然,首先需要将我们的书写对象、书写对象的本质和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区分开来。正如苏轼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②]这种“变”与“不变”,并非对象的本质,而是认知主体对于观察对象的不同想象方式。在乡民艺术研究中,对于乡民艺术的不同想象方式,将导致不同的民族志书写范式。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乡民艺术长期受到上层文化的轻视甚或漠视,在历代艺文志、风俗志、游记之类文献中往往仅简述其艺,难见其人。[③]即使是一些受过皇封御赐、声名显赫的乡民艺术活动,也不过是描述稍为详致而已,而对艺人主体语焉不详,是典型的“主体缺席的民俗志”。
我国传统的关于乡民艺术的民族志文本为什么总是忽略其活动主体?其实,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传统文人对于乡土社会的千百年不变的想象。就其总体倾向而言,传统文人自感难以把握其漂泊不定的人生境遇,当他们以“望远镜”式的眼光眺望民间,就更乐于将乡民生活想象成一处恒久不变的、永远等候他在受到政治迫害时可以随时归隐的“桃花源”。当他们撰写风俗志之类文本时,就容易形成关于乡民生活的一幅幅“凝固幻象”。一言以蔽之,他们更关注乡村社会中几千年如一日的一面,乐于在其民族志文本中营造一种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凝固幻象。这类凝固幻象的形成,是居于文化高位的文人,自上而下地对于民间文化的一厢情愿的书写,他们既受制于自身民族志书写的水平局限,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社会时代的影响。毋庸讳言,这种凝固幻象在现代民族志书写中仍然大量存在。
显然,乡民艺术民族志如何书写的问题,是作为研究对象的乡民艺术被如何想象、理解与表达的问题,而对乡民生活的“动”或“静”的基本假设是其关键之处。就此而言,本文中所使用的“凝固幻象”与“流动的想象”,乃是一对临时性的工具概念,其设置是相对的,笔者以之代表两种民族志书写倾向从而展开讨论。
 
一、贯穿于传统与现代的民族志书写中的凝固幻象
 
写作中的凝固幻象并非仅仅出现在乡民艺术民族志研究领域。一般说来,人们在撰写民族志文本与撰写其他类型文本时,所面对的书写对象有较大差异。在撰写其他类型文本时,人们或追求对物象的“客观化”描写,或注重对自身才情的尽兴发挥,其书写行为指向某种权威文本的建立。而通过与民众的反复对话获得田野资料,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民族志文本,本应在文本框架中以灵活的叙事结构和灵动的书写方式追随鲜活的民众生活,而不必追求某种权威文本建立后的一劳永逸,却总是以“客观描述”人类生活、规避自身主观倾向而自许,习惯于将民众知识理解为一个趋于静止、稳定的系统,由此形成的书写文本就只能是关于乡民生活的一幅幅凝固幻象。
这一凝固幻象的产生,是以研究者对乡土知识的历史性、区域性与文化分层等三方面的假设为支撑的:(1)假设乡土知识一向自足自闭地传承于民间,一直保持稳定,变化较小;(2)假设乡土社区因为地处偏远,与外部世界之间互动极少,几至“老死不相往来”;(3)假设乡土知识自足自闭地传承于乡土社会,很少受到国家政治与精英文化的“污染”。毋庸讳言,上述假设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至今仍影响甚大。比如,鲁迅关于民间文学是文人文学之母的一番言语,就向来被我国民俗学人津津乐道。[④]推其因,首先是因为作为文化英雄的鲁迅,能对民间文学有如斯褒扬,是民俗学人所乐于看到并欣然接受的;其次,它契合了普遍潜存于民俗学人心中的一种“王婆卖瓜”式的心理,即民间文学只要不受到士大夫的掠夺,便是恒久稳固、永远保持生命力的,它可以不断地为文人文学提供养分,而其自身则不必有所傍依。再如,学界多视一些偏僻村落为田野作业的理想地点,认为这里储存着“原生态”的乡土知识,而将受外部世界影响较多的乡村视为乡土社会中的非典型区域。[⑤]直到后来,大家忽然意识到,按照上述标准来看的话,几乎所有村落都是“非典”的。即便如此,许多人仍然心照不宣地维护着民族志书写的“凝固传统”,仅在章节末尾轻描淡写地添加几句算作交待,如“近年来由于经济生活的改变,传统民俗活动在传承上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当地政府正在组织老艺人……力争使这一流传了千百年的优秀民俗文化不至失传”等等。[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铭铭]《民族、文明与新世界》导言
下一条: ·[高丙中]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种范式的六种尝试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