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学科史的边界与材料
——《倡立一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导读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5 | 点击数:16042
 

  学术史的书写,处处都是陷阱。从材料中,我们只能看到事件的前后顺序,很难看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可是,如果学术史只是排列一下事件的次序,就会变成一部单纯的编年史或大事记,成为一排僵硬的雕塑,而不是脉动的河流。于是,我们不得不从材料中钩沉、焊接各种因果关系,在关系中勾勒人物,在关系中凸显传承。可是,历史叙述一旦涉及因果关系,就会变得如履薄冰。

  比如,述及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在1930年的中落时,本书初稿原本是这样表述的:“10月,语史所接到校长公函,谓因‘经费支绌,暂时停办语史所’,该所代主任商承祚因此愤而辞职。”此中“因此”“愤而”“辞职”三个词,每一个词都是有根据的:首先是商承祚在《我的大半生》中曾说:自从他接替顾颉刚担任语史所代主任之后,就有一批人专门跟他作对,不断制造矛盾,使他无法工作,他觉得在中山大学呆着没什么意思,于是将这些情况告诉顾颉刚,主动表示要离开中山大学;其次是语史所档案记载了“12月,商承祚辞代主任职”。

  可是,笔者在读到商承祚父亲商衍鎏1930年8月15日和9月15日日记之后,对于“因此”和“辞职”两个词就不再有把握了。商衍鎏在日记中说,由于商承祚和他的上司文科主任刘奇峰闹矛盾,1930年下学期开学之前,刘奇峰故意扣下了商承祚的聘书,虽然戴季陶和朱家骅都表示愿意挽留商承祚,但招架不住刘奇峰的坚决抵制,以至于商承祚没法继续在中山大学工作。

  8月份就扣发了商承祚的聘书,10月份停办语史所,可商承祚直到12月才正式离职。可见语史所停办与商承祚辞职并不具备前因后果的关系,这样,“因此”两字就不能用了。而且,商承祚似乎并没有做好离职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不会将8月的愤怒拖延到12月了结,商承祚的辞职其实是一次“被”辞职,这样,“辞职”两字也不准确了。

  考虑再三,笔者只好将这段话重新表述为:“10月,语史所接校长函,谓因‘经费支绌,暂时停办语史所’;大约与此同时,语史所代主任商承祚也离职北上。”删掉了“因此”和“愤而”,就等于掐断了因果链条。失去了因果关联,这些文字就变得干巴巴没一点血肉了。这大概也正是王国维所说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我们完全可以预期,只要有更多直接材料的出现,就一定还会有更多“可爱”的叙述需要进一步矫正。

  在学术史写作中,史料的搜集和通读是第一重要的要素。如果没有足够的史料,就只能尽可能节制叙述,尤其要注意杜绝“想当然”。一般来说,合情合理的想当然总是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但学术史毕竟不是文学作品,宁不可爱,勿不可信。

  张竞生是以提倡“性学”闻名的一位文化奇人,曾经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还曾担任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主席,而顾颉刚等人曾是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的成员,江中孝在《张竞生文集》(1998年)序言中,想当然地以为“张竞生培养了顾颉刚、容肇祖、郑宾于、常惠等民俗学界中坚”。过了10年,到了张培忠写作《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2008年)时,这份“学生”名单又被“层累造史”地进一步扩大:“张竞生悉心培养了顾颉刚、容肇祖、郑宾于、常惠、台静农、钟敬文、沈作乾等一大批杰出的风俗调查事务员,正是这批人,日后成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界的中坚力量。”众所周知,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学术上,基本上都没有受到过张竞生的什么影响,更谈不上由张竞生培养,相反,常惠不仅对张竞生的许多提议颇不以为然,他所主编的《歌谣》周刊甚至有意拒刊张竞生及其风俗调查会的相关信息,而钟敬文更是从未与张竞生有过任何联系。

  《张竞生传》在提到张竞生风俗调查方面的贡献时,不仅把顾颉刚等人算做张竞生的学生,还花了两千余字把顾颉刚等人妙峰山香会调查的杰出成绩全算在“张竞生的直接主持下”。作者显然没有看过顾颉刚给奉宽《妙峰山琐记》所写的序言,序言中清清楚楚地交代了顾颉刚1925年妙峰山香会调查的前因后果,可说与张竞生毫无关系。

  本书“导读”结尾处,再加三点说明。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拟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区分不同话题,分头叙述。同一事件在不同话题中被述及时,则采用“互见法”,以某一话题中的叙述为详,其余为略。

  本书企图勾勒部分早期民俗学者的个性特征,尽量还原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通过历史书写,指出学者的个性特征对于其学术事业的可能影响。可事实上,这一企图不仅不可能实现,反而可能导致叙述过于琐碎、冗长。也确实曾有朋友对此提出过批评。笔者完全接受这些批评。叙述不节制,篇幅过长,皆因作者驾驭史料的能力弱。

  笔者本想尽量减少直接引文,多用自己的口吻进行叙事,却又总是担心读者不能理解那些话乃系“言必有据”,因此心里时时装着一个挑剔而迂腐的读者。而那个想象的读者所秉持的迂腐标准,其实正是作者自己设定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11-2-24 18:0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
下一条: ·[柳倩月]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研究体系初探
   相关链接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李闪闪]重新发现黄石
·[叶涛]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科发展·[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邱硕]四川大学民俗学发展史·[意]朱泽佩·科基雅拉:《欧洲民俗学史》
·[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