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大学的出版物写作阿美、排弯、泰耶鲁、布农、邹、赛萨特、耶美等名称。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邦则、排弯、泰雅(也有写作“阿达雅尔”)、布农、曹、赛复、雅眉。台湾当局则按少数民族所居台湾的行政乡分属于平地或山区,统称为“山地同胞”(简称为“山胞”),又分为平地山胞与山地山胞。平地山胞系指居住在普通行政区内的阿美人、卑南人、赛夏人和部分泰雅人、排湾人、鲁凯人、布农人、曹人等。山地山胞系指分布在山地行政区域内(山地乡)的泰雅人、布农人、排湾人、鲁凯人、曹人、雅美人和部分赛夏人、阿美人。根据台湾省1961年户籍登记的统计,在山地山胞的116465人中,〔9〕其中泰雅人49406人,几乎占总数之半。排湾人36146人,占总数三分之一弱。布农人21440人,占总数六分之一强。以上三族共占十分之九强。其他有鲁凯人4045人,曹人3223人,雅美人1957人,以及少数的赛夏人、阿美人。此外,在平地的山胞有116098人。台湾当局除将台湾少数民族称为“山胞”外,还将各族群名称沿用日本人的划分,这是:一,不承认台湾少数民族地位;二,未经自己的科学调查识别,就沿用以前日本所用名称,缺乏严格的科学性。
祖国同胞一贯关心台湾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就按照流行习惯,称他们为“高山族”,包括一切现存台湾原住少数民族如平埔人和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赛夏、雅美等。“高山族”一名,并非日人擅自改称的“高砂族”,因在日文中,“山”与“砂”发音完全不同,且“高山”与“高砂”意义也不同。关于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的称呼,除平埔系根据清代文献记载外,其他族群的名称是:
阿美:自称“阿美斯”(amis),是北方人的意思,有的人认为是古代南方卑南社社人所称之语。清代曾写作“阿眉番”,日据时期称为“阿眉蕃”、“Amis”、“Ami”、“阿眉”、“アミ”、“Pamgtsa”等,普遍写作“アミ”。抗战胜利后,我国著作多写作“阿美”和“阿眉”,也有写作“亚美”、“阿米”、“亚米”、“阿弥”的。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阿美”和“那则”。〔10〕《高山族简史》写作“阿美斯”,《台湾少数民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写作“阿美人”,因“人”指未确定为民族或民族内部之支系者。
泰雅:自称“泰雅尔”(ataiiaq),是“人”的意思。清代曾写作“黥面番”,日据时期称为“有黥蕃”、“Alayal”、“Tayal”、“太么”、“タイセル”等。抗战胜利后,我国著作多写作“泰耶尔”和“太么”,也有写作“泰耶”、“达耶”、“他衣耶尔”、“太野儿”、“大野罗”等。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泰耶鲁”和“泰雅”。也有写作“阿达雅尔”。《高山族简史》写作“泰雅尔人”,《台湾少数民族》写作“泰雅人”。
排湾:自称“派宛”(Paiwan),是最先开辟的地名,后称此部分人为“派宛”。在清代,有一部分称为“卑南番”,日据日期,被写作“卑南蕃”、“Payowan”、“Paiwan”、“排湾”、“ ”等。抗战胜利后,我国著作写作“派宛”、“派旺”、“派温”、“拔湾”、“拔弯”、“拔旺”、“派伊浑”、“培旺”等。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排湾”。《高山族简史》写作“派宛人”、“卑南人”、“鲁凯人”,因有的著作在派湾人中包括卑南人与鲁凯人。《台湾少数民族》则写作“排湾人”与“卑南人”、“鲁凯人”。
布农:自称“布嫩”(bunun),也是“人”的意思。日据时期被写作“Vonun”、“Bounoun”、“武”、“ ”、“Bonun”等。抗战胜利后,我国著作称为“蒲嫩”和“不奴”,也有写作“布嫩”、“不浓”、“普伦”、“保隆”、“布伦”、“葡能”的。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布农”。《高山族简史》写作“布嫩人”,《台湾少数民族》写作“布农人”。
曹:自称“朱欧”(Tsu'o),也是“人”的意思。日据时期被写作“Tso'o”、“Saou”、“曹”、“ツオウ”、“Tsou”等。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著作写作“朱欧”、“齐阿”、“兹乌”、“曹米”、“芝阿”、“都奥”、“粗奥”、“卓族”等。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邹”或“曹”。《高山族简史》写作“朱欧人”,《台湾少数民族》写作“曹人”。
赛夏:自称“萨斯特”(Sastu)。日据时期被写作“狮设”、“サアセツト”、“Saisiat”等。抗战胜利后,我国著作写作“萨衣设特”、“萨赛特”、“萨雪特”、“沙西得”、“晒随之”、“撒衣塞脱”、“薛塞托”、“赛锡”等。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赛萨特”和“赛夏”。《高山族简史》写作“萨特人”,《台湾少数民族》写作“赛夏人”。
雅美:自称雅美(iami)。日据时期,写作“Yami”、“セミ”。抗战胜利后,我国著作写作“耶美”、“野眉”、“玡眉”、“亚米”、“耶米”、“耶弥”等。台湾大学和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则写作“耶美”和“雅眉”。《高山族简史》写作“雅美人”,《台湾少数民族》也写作“雅美人”。
上述各名,只当作高山族(民族)内的不同支系、地区的称呼,从未把他们当作不同民族看待。在台湾,也只是认为他们是具有不同文化丛的“族群”而已。
五、关于“山胞”与“台湾原住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当局不把平埔人当作少数民族;又把其他现存原有少数民族称为“山地同胞”,简称“山胞”。这是台湾当局不承认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所造成的。
据台湾当局1979年《台湾民政统计》表明“山地同胞”共296718人。其中山地山胞165982人(男88334人,女77648人),平地山胞130736人(男69255人,女61481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