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国强]台湾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名称
  作者:陈国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8 | 点击数:19908
 
 
三、台湾少数民族名称的演变
 
自明代“东番夷”之后,台湾少数民族的名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西南部,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的鸡笼(基隆)、淡水一带。1642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又侵占了台湾北部地区。西方殖民者因见台湾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称为“伊儿哈.福摩萨(Ilha 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遂称台湾少数民族为“福摩萨的土著”。
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获得胜利。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郑成功对统一祖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时郑成功的户都事杨英的《从征实录》中,称台湾少数民族为“土番”,并分别称各地少数民族为某某“社”,以区别汉人的某某“庄”。
清代,台湾的少数民族,统称为“番族”。当清廷统一台湾后,称山地土著族为“高山番”或“野番”,称平地土著族为“平埔番”。在清代的方志等文献记载中,常把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野番”、“生番”、“化番”和“熟番”。据《诸罗县志》卷8《番俗志》记载:“内附输饷者曰熟番,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或曰野番。”“平埔番”又叫“熟番”,“高山番”又叫“生番”。据《台湾府志》记载:在清代后期,台湾少数民族共有277社,其中分布在南部台湾县有3社,凤山县有123 社;分布在中部诸罗县有30社,彰化县有51社;分布在北部淡水有70社。〔6〕再据丁绍仪《东瀛识略》记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综计全台熟番一百二十八社,归化番二百三十七社,未化野番可知者八十九社”,如此,总共台湾少数民族有454社。这些番社各有自己的名称,多根据居住地方的方位或地区命名:“南番”(埔里以南),包括今日阿美、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诸族;“北番”(埔里以北),包括今日泰雅、赛夏等族;以及“前山番”(指中央山脉西部之浅山地带)、“后山番”(指中央山脉东面纵谷平原等地)、“阿里山八社番”、“水沙连二十只社番”等等。在清代文献记载中,常以社名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名称,但其中多数为音译,含义不清;也有少数名称是意译,如阿猴社、山猪毛社、狮头社等。
在台湾有关私人文献(如黄叔《台湾使槎录》)和地方志(如《台湾府志》等)中,称台湾少数民族为“番族”,又有“平埔族”记载。一般区别称为野番、生番、化番、熟番等。外文记载中则称为“福摩萨的土著”。从18世纪以后,一些外国人如毕麒麟、泰罗(Taylor)、拉古贝利(Lacouperie)、高迪爱(Codier)等,在记述各个地区的台湾少数民族中,才采用平埔、阿美斯、派宛等名称,但也未明指他们为不同民族。
日本自甲午战争以后侵占台湾的50年间,妄自改称番族为“蕃族”、“高砂族”。说前者以番不好,而蕃字有蕃殖意思;后者以台湾地方美丽,很像日本播州的高砂地方。这两个名称带有明显的侵略意图,且具有挑拨离间作用。从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后,日伪的台湾“总督府”及一些御用“学者”,秉承日本侵略者的意图,除将平埔人划分为九或十族外,又将居住中部山区和东部平原、兰屿的台湾少数民族,分为六、七、八,或九、十个族。应该指出,他们并未指明系不同“民族”,只指明是具有不同文化丛的“族群”而已。首先是1900年,栗野传之丞和伊能嘉矩在《台湾蕃人事情》一书中,分为泰雅尔、布嫩、派宛、泽利先、卑南、知本、朱欧、阿美斯等八族,未列入雅美。1910年,鸟居龙藏分为九族,称法不同,其中增加了雅美。1911年,台湾“总督府”的“蕃务本署”出版的报告中,更换一族为萨斯特,仍分为九族。1912年,森丑之助合派宛、卑南、泽利先为一族,且取消萨斯特,共为六族。1913年,台湾“总督府”的“警务局”刊布的“蕃社户口”中,则分为泰雅尔、萨斯特、布嫩、朱欧、派宛、阿美斯、雅美等七族,为后来普遍采用。但是,后来的“台湾旧惯调查会”发表的《蕃族调查报告》(1915—1922年,佑山融吉)和《蕃族惯习调查报告书》(1915—1921年,小岛由道)则将泰雅尔分为两族,共为八族。1935年,台北“帝国大学”的土俗人种学室移川子之藏、马渊东一、宫本延人等则从派宛中分出鲁凯(泽利先)和巴拿巴拿扬(卑南),改阿美斯为邦则,共为九族。1936年,浅井惠伦又根据语言的差异,区分为泰雅尔、萨斯特、布嫩、朱欧、沙阿鲁阿、派宛、鲁凯、阿美斯、巴丹、 雅美等十族。1939年,鹿野忠雄则主张七族增加卑南,共分为八族。
值得注意的,不管日本“学者”和台湾“总督府”对台湾少数民族如何划分,他们均未经过严格的民族调查识别,也未承认他们是不同的民族,只认为是“族群”。因此,这种划分,仍不应该作为民族区别的根据。
 
四、五十年来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台湾归回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怀抱。由于台湾当局人为的阻挠,海峡两岸处于敌视、对立的状态。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当局沿袭日本侵略者的分类,除分平埔人为十族外,也有人将台湾其他少数民族分为泰雅尔、萨斯特、布嫩、朱欧、派宛、漂马、阿美斯、雅美等八族,又进一步提出有赛德克、卡那布亚、沙阿鲁阿、鲁凯等五族,又细分为二十多个“群”。〔7〕这种分类,至为琐碎,因为总数可达二十多个。
1929年,已故林惠祥教授接受中央研究院委托,到台湾调查少数民族,仍称他们为“番族”,在《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中,对各地族群,采用太么、萨衣设特、蒲嫩、朱欧、派宛、阿眉、野眉等名称。”〔8〕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何星亮]关于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问题
下一条: ·[葛岩 秦裕林]Dragon能否表示龙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
·[李亚]黄河中下游地区民间书会形成发展考·[黄梅萍]民俗植物的形成与民众生活的联结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邵晨宁]古代“麻风女型故事”的形成及其意义·[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向柏松]龙的多维层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吴晓东]禹妻“涂山”氏名称与“蜍蟾”同源考·[朱恒夫]社火與賽戲的形成、發展及藝術形態
·[李天赐]台湾少数民族神话中“人变动物”故事阐释·[张隽波]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
·[王德胜]德州街巷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探析·[萧放]端午节习俗的形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