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咩颇索”,因此在泰国农村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在泰国村民看来,她是操纵谷物的圣者,她想让粮食丰收就丰收,她想让人类颗粒无收就颗粒无收。于是,泰国民众对咩颇索崇拜有加。
除此之外,泰国民众相信谷子孕穗是谷物神“咩颇索”怀孕,像人类孕妇一样有妊娠反应,于是就有了谷子孕穗时给“咩颇索”祭魂的习俗。泰国中部人用橘子、甘蔗、槟榔、蒌叶、芭蕉等装入竹箩里,将竹箩绑在树枝上,把树枝拿去插在田里,请“咩颇索”享用,祈求谷穗硕大,颗粒饱满,然后用“达了”(六角竹编物)插在田头,以预防恶鬼和各种动物的侵扰。泰国南部人则用豆饼、苏子饼等糕点祭祀“怀孕”中的“咩颇索”,将糕点拿到田里,在孕穗最好处摆放,请“咩颇索”享用,然后用香粉在3至7棵稻叶上涂檫,为“咩颇索”打扮。在泰国东北部,当谷子孕穗时人们要用米饭、烤鱼、烤黄牛肉、槟榔、芭蕉等物,用芭蕉叶包成一个个小包,拿一部分到佛寺献佛,拿一部分挂在树枝上祭祀祖先神,然后拿另一部分到田里祭祀田地保护神,同时叫“咩颇索”来享用,补充“咩颇索”怀孕中的营养不足,使之长出硕大谷穗。有些地方的泰人相信怀孕中的“咩颇索”喜欢吃酸甜食品,于是拿水果、橘子、甘蔗去祭祀之。可见,“咩颇索”在故事《谷粒为什么那么小》里获得了鲜明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到村民的高度崇拜,成为一系列祭谷魂活动的核心要素,使泰国的祭谷魂习俗得以形成并代代相传。
泰国泰蓬民间故事《嘎拉格》中的陶嘎拉格,也成为了民俗活动的核心要素。《嘎拉格》的故事梗概是:素利翁国王夫妇成婚多年无子,于是向帕因神求子,帕因神派陶嘎拉格和楠玛丽沾,以及3个金纳丽女下凡投胎,满足素里翁国王的心愿。5位天神下凡时被狂风吹散,陶嘎拉格托生为素里翁国王的儿子,楠玛丽沾托生为陶披闷的女儿,3个金纳丽女托生为盖拉沙山峰国王的三胞胎女儿,国王认为一胎生3女不符合人类的生殖规律,恐怕给家庭和国家带来灾祸,于是将三女放在竹筏上任其顺水漂流。陶嘎拉格长大后被宝石马(神马)带到雪林山,在菩提树下睡觉休息时巧遇批门国公主楠玛丽沾和寺女楠莎龙,陶嘎拉格对楠玛丽沾一见钟情。帕因神用遮眼法帮助陶嘎拉格到楠玛丽沾的闺房与之幽会,最终被丫环发现,丫环将事情禀报了国王,国王大怒,下令用飞镖刺死陶嘎拉格,陶嘎拉格临死前叮嘱楠玛丽沾不要火化自己的尸体。楠玛丽沾将陶嘎拉格的尸体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并常常为陶嘎拉格守戒,做功德。一只金鸟将陶嘎拉格尸体和宝石马(神马)带到隐士处,隐士将陶嘎拉格救活,并教他各种本事。陶嘎拉格再次来到批门国,打败了批门国国王,批门国国王将女儿楠玛丽沾赠给他,并让他继承王位。陶嘎拉格谢绝了批门国国王的重用,带着楠玛丽沾返回自己的国家,途中遇一妖精变的美女,“美女”百般诱惑陶嘎拉格,陶嘎拉格带着妻子逃离,途经森林休息时,3个金拉丽女将陶嘎拉格偷走,与之共享生活。与丈夫失散的楠玛丽沾流浪到陶依荪国,国王将其收为养女。陶嘎拉格在隐士的劝说下离开了3个金拉丽女,带着楠玛丽沾回国,途中楠玛丽沾被妖魔抢走,陶嘎拉格和妖魔激烈搏斗,双方都请盟友助战,最后妖魔得知陶嘎拉格是素利翁国王的儿子,便向他赔礼道歉,陶嘎拉格回到家乡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这个故事在泰国“泰蓬人”中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们对其中的男女主人翁十分崇敬,他们相信陶嘎拉格是菩萨,和“帕因神”一样伟大,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超自然的神力,无敌的作战本领,并虔诚信仰佛教,有怜悯心和同情心,于是人们如同敬神灵一样敬陶嘎拉格,将他的名称由“陶嘎拉格”改为“召颇嘎拉格”。故事中的女主角楠玛丽沾同样显示出非凡的特性。她除了具有无与伦比的美貌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她忠诚于丈夫,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她都始终与丈夫同舟共济,一起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此外,她还具有应对敌手、与敌手作斗争的本事,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人们对她的称谓也由“楠玛丽沾”改为“召咩玛丽沾”。
人们相信,“召颇嘎拉格”和“召咩玛丽沾”具有非常的灵性。相传每月十五的晚上,常常有人看见“召颇嘎拉格”骑着宝石马绕村寨奔跑,有时则听见绕着村寨奔跑的马蹄声。泰蓬人在对其崇拜无比的同时又非常惧怕,夜晚不敢下楼外出。对泰蓬人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故事中“陶嘎拉格”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人们以“陶嘎拉格”为楷模,自觉地进佛寺赕佛做功德,在佛教节日里严守5戒,并到佛寺听经,停止种田、种地、砍柴和捡野菜等活动。
由于对《嘎拉格》中男女主人翁神圣形象的崇敬和爱戴,那空那育府北丕县弄相区猴头寨及其邻村的群众相约在刚索帕寨修建了“召颇嘎拉格”祠堂和“召咩玛丽沾”祠堂,过去的祠堂是两间小木房,后来重新修建成两问相并列的较大的祠堂。“召颇嘎拉格”祠堂里摆放着“召颇嘎拉格”骑宝石马的塑像,后来人们又在祠堂后面摆放了“召颇嘎拉格”和“召咩玛丽沾”并列而坐的塑像;在“召咩玛丽沾”的祠堂里,“召咩玛丽沾”的塑像摆放在宝石马塑像的旁边。祠堂前面有小草坪,供人们祭祀时摆放祭品。“召颇嘎拉格”祠堂和“召咩玛丽沾”祠堂,对泰蓬人的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是凝聚人心的地方,而且是使泰蓬人产生族群认同感的地方,又是泰蓬人由此产生以陶嘎拉格为楷模而严格遵守佛法佛规的地方。人们定期到此地祭献“召颇嘎拉格”和“召咩玛丽沾”;当有人违反佛法佛规的时候,要到此地举行仪式祭献“召颇嘎拉格”和“召咩玛丽沾”,请求他们饶恕。所用祭品是一瓶酒和一只鸡。人们相信如此祭献以后,“召颇嘎拉格”的鬼魂才会离开违规人的躯体并饶恕其罪过。如今,泰蓬人仍旧崇拜“召颇嘎拉格”和“召咩玛丽沾”,仍旧常常带着祭品前往祠堂祭祀。很显然,民间故事《嘎拉格》中的陶嘎拉格和楠玛丽沾受到泰蓬人的无比崇拜,从而促成了泰蓬人对其进行祭祀习俗的生成和延续。
文学作品塑造了受人敬重和崇拜的神圣形象而被移入民俗其中,成为民俗活动的核心要素,促使了民俗的生成和延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