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白化文]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看“诸天”的变化
  作者:白化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3 | 点击数:19526
 

  第十三位:地天。又名坚牢地神。音译“比里底毗”,据说是夫妇二人。唐代刚传来的地天,常以男天为代表,典型形态是手把宝瓶或钵,中置各色水陆鲜花。有作四臂形的,手持镰刀、斧子、锄、锹,是一位农业劳动者的形象。可是明清以来,汉化寺院中常作女神形象,手持中盛鲜花的钵,或执谷穗,象征主管大地和一切植物生长。他在释迦牟尼佛成道时为释尊作证明,是最早的护法神之一。

  第十四位:菩提树神。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守护菩提树的天女就是此神。据说,佛在菩提树下打坐时,她就用树叶做伞,为佛挡雨挡风防日晒。汉化诸天中,其特点是手持带叶树枝,作青年妃子形象。她也是最早的一位护法神。

  第十五位:鬼子母。又名欢喜母,梵文的意译,音译“诃梨帝”。有关她的传说多而杂乱,现据《毗奈耶杂事》略述如下:王舍城里有一位独觉佛出世了,开大会庆祝。有五百人沐浴更衣一起去芳园开会。路过一处,见到一位带着一桶奶酪的怀孕的牧牛女。五百人鼓动她一起赴会。她一时高兴,跳起舞来,因而胎儿早产并夭折。她大为生气,发誓来生要吃尽王舍城的小孩子。她来生果然生为王舍城娑多药叉的长女,和犍陀国的半发迦药叉结婚,生下五百鬼子。她天天吃城里人的小孩。释尊藏其少子,劝她皈依,作佛教护法。她说:“吃什么?”佛说,叫弟子们每次吃饭时呼唤她和她的儿子们来领食。她常作中国中年贵族妇女形象,手抚她五六岁的小儿子,这孩子名“毕哩孕迦”。中国民间传说中“目连救母”的故事构思实为鬼子母故事的折射与改造。

  第十六位:摩利支天。梵文“摩利支”意为“光”,因而影射出她会隐身法。在较为繁复的汉化造像如画像中所见,她的三个头分向三面,各有三只眼。八臂,左四手持罥索、弓、无忧树花枝、线圈,右手持金刚杵、针、钩、箭(手持物各像常有不同)。乘七头猪拉的车。上下左右各有环绕拱卫她的猪。雕造立像因难于处理这么多的猪,就连车也省略掉了。只在她身子后边露出一头野猪的前半身来,表示表示就算了。敦煌画幡有画出齐备的车、拉车的猪以及上下左右拱卫的猪群的。石窟中有塑出车、猪的。首都博物馆中的铸造铜像车、猪齐备,但摩利支天铜像取自他处,是后配的。还有个问题:摩利支天像是细腰露上身的藏传像,藏传佛教中的“摩利支佛母”也。

  第二种方式是,中国原有同样执掌的神灵,就把他们捏合在一起,重新组合。慢慢地,在供奉二十天时基本采用佛教的塑造方式,民间则完全汉化,还按中国原来的办。

  十七位:日天。各族都有自己的太阳神,南亚次大陆神话中的老日神是“苏利耶”,又译作“修利”、“修野”等,他的恋人是拂晓女神(可意译为“红霞”)。汉化佛教造像意匠中,往往把他做成红脸大汉,帝王形象。他乘坐七匹马拉的车,由小儿子“苏多”(意为“驭者”,大名“迦尔纳”)驾车,永远赶在红霞之后。汉化造像中,按中国老传统,他的王冠上嵌有日轮,轮中绘有“金乌(三足乌)”。《楚辞》等佛教传入前的文献中,中国原来的日神也乘马车,所以马车依然保留,变成中国式的了。

  第十八位:月天。给月天规定的打扮是白脸膛,持上有半月形的杖,驾三只鹅拉的车。他也有妃子,也是白脸,持青莲花。中国匠人喜欢配对儿,常把月宫做成女天,即白面妃子形象。她的王冠上嵌有满月月轮,轮中绘有玉兔或蟾蜍。这也是中国式的。中国原来的月神不驾鹅,所以,除一些佛教造像外,鹅也取消了。

  第三种方式是,经过中国神魔小说等创造,佛寺中“天王殿”供奉的“四大天王”,以汉语修辞学的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这就是诸天中的如下四尊,即第三位:北方多闻天王。第四位:东方持国天王。第五位:南方增长天王。第六位:西方广目天王。四大天王是中国人在不脱离佛教的前提下尽可能加以改造的典型,因而,他们虽不是主尊,可是寺院中一进门就为他们在“天王殿”(而不称“弥勒殿”)中安排了位置。为了让一般人明白他们是谁,还煞费苦心,用汉语修辞学的“双关”等手法,通过小说等宣传手段,给他们新造了履历。诸如:手持锋利宝剑表“风”,奏琵琶示“调”,打伞(实应为“幢”)表“雨”,抚摸紫金龙、花狐貂示“顺”。还为北方天王幻化出一位“托塔天王”李靖,连方天画戟(非中国古代的戟)也被李靖取去了(唐代画幡上的北方天王用的还是“4”字形洋式戟)。天王的儿子也归了李靖。欲盖弥彰,原名“那吒”,成为“哪吒”,反倒把佛家翻译加“口”以示音译的习惯显明地表示出来了。

  第四种方式是,大致由南北朝起始,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志怪、传奇等笔记、小说,讲因果报应的善书,以及自宋金元以下的戏曲等等,将佛寺中的二十天以外的水中、地下,彻底改造为中国的龙王水族、阴曹地府。并且往往带有道教气息。这就是:

  第十九位:水天。梵文音译“缚噜拿”,是一位在《吠陀》神话中已出现的老神,本来神权极大,掌管天上地下,是大神。后来权力逐渐被别的神取去,佛教产生前后,他只剩下一部分制海权,成为西方大海中海王国之神,也就是南亚次大陆的“龙王”。中国原有水神,于是与之融合。中国的水神原缺庞大家族,受佛教启发,生长出太子、龙女等一大批家属,外加巡海夜叉等水族来。龙女是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亮点之一,全都美丽善良,连龙宫侍女都让人“称心”。从她们身上产生了许多浪漫故事。

  第二十位:阎摩罗王。中国人在他的基础上发展成“十殿阎王”,并热热闹闹地把地狱变成中国式衙门,有判官和牛头、马面等鬼卒,有灌黄汤即迷魂汤的黄婆等等。佛教怕他们过分脱离因而独立化,派出地藏王菩萨掌管。南亚地狱原分男女两处,由阎魔和他的妹妹(一说是妻子)阎蜜分管,因不合中国国情,阎蜜被暗中取消。这都是中国人的汉化发展,并多少影响了近代以来的藏传与南传佛教。中国原有泰山治鬼的老说法,后来又加上酆都城,这些与阎魔王纠缠在一起,职权至今没有划分清楚,容另文述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联网-中国艺术报 2011-02-1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鄂崇荣]土族法拉“发神”的宗教人类学解读
下一条: ·[郭军宁]妈祖圣地湄洲岛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