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孙庆忠: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
——黄淑娉教授访谈录
  作者:孙庆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0 | 点击数:21045
 

  黄淑娉:广东台山人,1930年生于香港,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并先后执教于中央民族学院和中山大学。曾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等职,是我国人类学领域第一位女博士生导师。在五十多年人类学、民族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她秉承了两大学术传统:其一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传统。为了将老一代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学中国化”思想付诸实践,她曾在壮、傣、侗、黎、苗、瑶、畲、纳西、彝、布朗、基诺、拉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作田野调查研究;其二是中山大学时期紧承杨成志、梁钊韬先生的衣钵,延续了“南派”人类学研究之长。担任系主任期间,一直力主民族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综合研究,并以广东汉族三民系为中心进行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其代表性著作有《原始社会史》(1984年)、《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1996年)、《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1999年)、《广东世仆制研究》(2001年)、《黄淑娉人类学民族学文集》(2003年)等。

  孙庆忠: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人类学博士。

  20世纪30年代,吴文藻先生就主张人类学应从研究原始民族扩大到现代民族,认为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应该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但由于西方人类学传统和5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与学术实践等原因,直至80年代中期大陆学界对汉族社会的研究仍显沉寂。作为较早倡导汉族研究并亲躬实践的学者之一,著名人类学家、中山大学黄淑娉教授早在人类学重建初期就力主“大力开展汉民族的民族学研究”,并从90年代开始专注于“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的研究。作为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全程参与者,她的专业训练、学术定位和敏锐的洞察力使她始终富有前瞻性地把握着学科发展的主脉。她有关汉人社会的研究著作,既有对南下汉人移民历史的考察、文化习俗的探源,也有对海外人类学家中国社会研究的理性回应,更有对岭南区域文化的宏观把握和研究方法的反思。这些研究为中国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品质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原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本文责编:杨秀】

上一条: ·[陈远]老“南开人”的一代风骚
下一条: ·[管彦波]民族地理学:新兴边缘学科的构想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