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这部神话古歌的时候,可能认为这是一部歌颂正义,反对剥削的作品,认为扎努扎别是一位反抗英雄;但如果到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田野调查,却会发现,扎努扎别在拉祜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高,与人们想象中的形象不是一回事。拉祜族群众认为,这部古歌的真实含义是:扎努扎别再大,也大不过厄莎。他们解释说,古歌里厄莎与扎努扎别关于交不交贡品的冲突,反映了大家庭公社内部公有制和新起的小家庭私有观念的对立。拉祜族实行大家庭公社经济,由于是刀耕火种,土地轮流耕歇,就是今年耕这块地,歇那块地,明年耕那块地,歇这块地,所以耕种的人往往在耕地处另建临时住所,于是,逐渐产生了小家庭生产。《扎努扎别》里,厄莎是父系大家庭家长的形象,扎努扎别是从事小家庭生产者的形象。按照传统习惯法,作为父系大家庭家长的厄莎统一分配给各小家庭耕牛、种子,而各小家庭回供厄莎收获物,但扎努扎别冲破了这一规定,拒绝回供厄莎小家庭生产的收获物。这样,由于传统观念中原始公有制经济形态的神圣性,在这部神话古歌里,尽管扎努扎别看起来一次又一次赢了,但最后仍脱离不了灭亡的下场。实际上,这部神话古歌是从另一个角度,以神圣的名义,维护传统的大家庭公社公有制。这是神话规范经济形态的例子。
然而,也许后期流传中由于经济形态的变迁带来的人们感情的变化,也许由于人们同情弱者的思想,古歌里扎努扎别的斗争过程超越了他失败的命运而给人们更深的印象。《扎努扎别》以神话的形式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内部的矛盾,反映了小家庭生产者形象与父系大家庭家长形象的纠纷。与反映人类英雄与灾害性天气象征斗争的神话(例如争夺气象主宰权的射日、斗雷神话)相似,这一则神话里围绕着收获物这一客体,扎努扎别与厄莎形成了“客体—主体—对手”的人物关系;叙事方面也与反映人类英雄与灾害性天气象征斗争的神话相似,扎努扎别与厄莎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只是前者人类英雄是胜利者,后者扎努扎别是失败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位悲剧英雄,一位为新起的生产关系而牺牲的英雄,因而,关于他的叙事也形成了一个与前者相似又有所不同的故事情节结构:扎努扎别几次小胜,最后却因自己致命点(脚板被带毒牛屎虫戳破)而完败。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神话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类神话,对内确实起了凝聚族类意识、调理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维系内部一定的社会组织、制度和习惯法,规范伦理道德,调理人际关系,用我们当前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体现了一种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我们南方民族先民那时候就想到了。
注释:
①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109~110页,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云南),1981。这部书的真实性曾引起一些学者的怀疑,主要起因是他们认为其中一些语言过于现代化。笔者于2006年10月在参加“中国西双版纳·傣—泰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请教了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伍雄武以及多名傣族学者(其时此书译者岩温扁已去世),他们认为此书的真实性还是基本上可以肯定的,一些现代化的语言当为翻译的问题。故本书仍把它作为有重要价值的资料加以引用。
②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109—110页,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云南),1981。这部书的真实性曾引起一些学者的怀疑,主要起因是他们认为其中一些语言过于现代化。笔者于2006年10月在参加“中国西双版纳·傣—泰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请教了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伍雄武以及多名傣族学者(其时此书译者岩温扁已去世),他们认为此书的真实性还是基本上可以肯定的,一些现代化的语言当为翻译的问题。故本书仍把它作为有重要价值的资料加以引用。
参考文献:
[1]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史军超.哈尼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3]朱小和,演唱.史军超,杨叔孔,采录.卢朝贵,翻译.史军超,整理注释.窝果策尼果[A].西双版纳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哈尼族古歌[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4]杜玉亭.基诺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5]艾扫,讲述.邱锷锋,聂锡珍,等,记录翻译整理.司岗里[A].佤族社会历史调查(二)[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6]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
[7]阿南.从创世神话的社会作用看神话的本质特征[A].神话新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8]袁珂.神话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张元生,梁庭望,韦星朗.古壮字文献选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0]扎祝,演唱.扎约,记录.扎努扎别[A].拉祜民间诗歌集成[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本文原载《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3期第5~10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