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王霄冰 白瑞斯]德语圈海外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作者:王霄冰 白瑞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08 | 点击数:21886
 

  (三)艾伯华(1909-1989)

  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和民族学家艾伯华1909年生于波茨坦,父亲是天文地理学家。高中毕业后他开始在当时的柏林大学学习,主修汉语和汉学,副修西方文学和民族学,从师于汉学家雷辛(Ferdinand Lessing)。 1934年艾伯华得到一笔奖学金,和同样是汉学家的妻子(Alide Eberhard)一起前往中国,在浙江和北京进行民族学的田野工作。1937年他再次前往中国做研究,但因为中日战争的爆发而不得不中断此次中国之行。由于和纳粹政府在观点上的分歧,艾伯华没有回到德国,而是从中国辗转来到土耳其,成为了安卡拉大学的汉学教授。 在直到1948年的10年间,艾伯华在土耳其也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进行了民族学的调查和研究。之后美国伯克利的加州大学聘请他为东方学教授。他离开安卡拉来到美国,从此在美执教。1976年退休后,艾伯华曾数度回德国在不同的大学做访问教授。

  在艾伯华之前,德国虽然也不乏成果卓著的汉学家,例如他的老师雷辛和著名的翻译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等人。但和他之前以及同时代的汉学家相比,艾伯华是第一位受到民族学专业培训、并用民族学的方法进行专业研究的德国汉学家。这一点从他的研究选题上就可以看出。艾伯华对中国的研究涉及到历史、民族和民间文化等方方面面。他一生著作甚丰,发表的专著有40多部,论文(包括书评和翻译文章)400多篇。其中德语的作品居多,英语其次,也有少部分是用土耳其语和汉语书写(或翻译)成的。和中国有关的最有影响的著作有:《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中国边疆民族的文化和聚落》、《古代中国的地方文化》、《汉代和晋代的服饰》(与Alide Eberhard合著)、《17-19世纪的中国小说:一项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北方的托跋王朝:一项社会学的研究》、《征服者与统治者:中国中世纪的社会力量》、《中国东南部的口头文学》、《传统中国的罪责与负罪感》、《中国东部与南方的地方文化》、《中国和她的西部邻居:有关古代和近代中亚历史的论文集》、《中国的少数民族:昨天和今天》、《中国人的思想与感情》、《中国文化象征辞典——中国人的图像语言》。其中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象征词典》都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几度再版,被列为德国大学汉学专业的必读书目。此外,艾伯华还在台湾用中文出版了《台湾唱本提要》、《广东唱本提要》、《中国的节日》、《客家故事研究》、《中国平民的生活与思想》等著作。

  艾伯华的学术方法,典型地代表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中国的这一派汉学家所走的道路。传统汉学和人类学的结合,使得他有着比一般汉学家更宽阔的视野,同时也比一般的人类学家拥有了更多可以使用的材料。加之本人的丰富阅历和勤奋努力,便促成了这位学者的高产,也成就了他在汉学和一般文化科学两方面的显要地位。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德国做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大多选择的是艾伯华式的学术道路,即以汉学为本职,以中国和中国文化为对象,以人类学为方法,研究的领域既包括海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同时也包括历史人类学的文化史重构和横向的文化比较。(完)

  参考文献:

  Adolf Bastian,Die Völker des östlichen Asien (6). Reisen in China von Peking zur mongolischen Grenze und Rückkehr nach Europe. Leipzig: Jena: Hermann Costenoble 1886.

  Wolfram Eberhard, Typen Chinesischer Märchen (Folklore Fellows Communications 120). Helsinki: Academie des Sciences 1937.

  Wolfram Eberhard, Kultur und Siedlung der Randvölker Chinas (Supplement to T’oung Pao 36). Leiden: E. J. Brill 1942.

  Wolfram Eberhard, Localkulturen im alten China (Supplement to T’oung Pao 37). Leiden: E. J. Brill 1943.

  Wolfram Eberhard & Alide Eberhard, Die Mode der Han- und Chin-Zeit. Antwerpen: de Sikkel 1946.

  Wolfram Eberhard, Die chinesische Novelle des 17.-19. Jahrhunderts. Eine 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Artibus Asiae Supplement). Ascona 1948.

  Wolfram Eberhard, Chinas Geschichte (Bibliotheca Sinica.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Literatur, Kunst, Geschichte 1). Bern: A. Francke 1948.

  Wolfram Eberhard, Das Toba-Reich Nordchinas. Eine soziologische Untersuchung. Leiden: E. J. Brill 1949.

  Wolfram Eberhard, Conquerors and Rulers: Social Forces in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52.

  Wolfram Eberhard, Erzählungsgut aus Südost-China, gesammelt, übersetzt und bearbeitet von W. E. (Fabula. Supplement Serie, Reihe A, Texte, Band 6). Berlin: de Gruyter 1966.

  Wolfram Eberhard,Guilt and Sinn in Tradition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 1967.

  Wolfram Eberhard,The Local Cultures of South and East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68.

  Wolfram Eberhard, China und seine westlichen Nachbarn: Beiträge zur mittelalterlichen und neueren Geschichte Zentralasiens.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78.

  Wolfram Eberhard, China’s Minorities: Yesterday and Today (The Wadsworth Civilization in Asia Serie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1982.

  Wolfram Eberhard, Lexikon chinesischer Symbole. Die Bildsprache der Chinesen. Köln: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1987 .

  Mareile Flitsch,Der Ginsengkomplex in den Han-chinesischen Erzähltraditionen des Jiliner Changbai-Gebietes, 1994.

  Mareile Flitsch,Der Kang. Eine Studie zur materiellen Alltagskultur bäuerlicher Gehöfte in der Manjurei. Reihe: Opera Sinologic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4.

  Thomas O. Höllmann, Die Tsou. Werden und Wandel einer ethnischen Minderheit in Zentraltaiwan.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82.

  Karl-Heinz Kohl,Ethnologie – die Wissenschaft vom kulturell Fremden. München: C.H.Beck 1993.

  Klaus L. Janert (Eds.), Na-Khi Manuscripts. Compiled by Joseph Francis Rock. Part 1-2.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1965.

  Klaus L. Janert (Eds.), Nachi-Handschriften. Teil 3. Stuttgart: Franz Steiner 1975.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汪晖]关于“早期现代性”及其他
下一条: ·[王昊 侯咏梅]向学未敢忘忧国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民俗学译本:让世界了解哲学社科中的中国·[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