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峰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这种理论假设,宗教需求恒定存在,变化的是不同时代的供给。往往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流动人口数量剧增,当既有的社会联系被中断,一个宗教组织,很可能将这些被打碎的链条重新聚合起来。
根据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宗教蓝皮书》表明,基督教徒2305万,较之解放前夕的70万基督徒,翻了数十倍。卢云峰认为,许多气功的修炼者直接转向了城市基督教徒。
没有直接的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的佛教徒今日几何。但尽管也许唐宋的盛况不复,佛教显然在信徒数量上雄踞中国宗教之首。根据CSLS调查结果,2007年,有3.2%的中国人自认是基督徒,同时,自认佛教徒的人数为18%。
杨凤岗认为,宗教市场存在着一大片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这是一簇难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力量。
那个未可知的世界里,一片生机勃勃中,难免有些鬼狐仙怪的错位。
中国社会出现了“生活再巫术化”,很多城市都有“算命一条街”,大众流行“迷信”此起彼伏:易学预测、拆字改名、风水看相、“巫毒娃娃”“寡妇年”不结婚、“金猴年”扎堆生子……宗教的短缺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人在得意的时候信儒教,失意的时候信道教、佛教,时至今日,许多传统是拦腰截断后又火速复辟了,中国人仍同过往一样抱拥含混不清的多神信仰。以至于,85%的中国人有宗教信仰,或者从事着类似宗教的活动,却并不承认,或并不自知。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向平认为,这是“精神走私”。中国人更擅长把宗教行为当作人与神的交易,而非人对神的责任。所以他们习惯见庙烧香,哪个菩萨灵就拜哪个,这是功利的神秘信仰。
在反思国民性之外,杨凤岗更愿意把“宗教不彰,巫术盛行”的现状归因于宗教供给的短缺。他在《中国宗教短缺经济学论纲》里提及:
根据1997年《中国宗教自由白皮书》提供的数字,在中国,平均每1.5万人有一个宗教活动场所,而美国平均每857人就有一个宗教活动场所。
过于拥挤的状况并不仅限于教堂。据中国旅游局和新华社的新闻报道,2004年春节一天,位于重庆的华岩寺接待香客4万多人,杭州的灵隐寺接待4.5万多人。在上海,除夕夜有大约15.1万人到佛寺道观抢烧头香。北京的白云观春节期间六天之内卖了60万张门票。
供给满足不了需求,这决定了灰色市场的存在,也决定了灰市里游走着数量不明的体制外的宗教“个体户”。“计划的结果不可能解决需求过剩的问题,只会导致供给短缺的制度化和长期化”,杨凤岗认为。
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宇宙待解的谜。
(本文刊于《中国新闻周刊》总第482期 2010年08月30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482期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