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朝戈金:创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国学派”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4 | 点击数:11538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等都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因而每一个民族的史诗传统,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黑格尔语)。  
 

创立口头传统研究的“中国学派”

演讲人:朝戈金

  简 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代表作有《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专著)、《千年绝唱英雄歌:卫拉特蒙古史诗传统田野散记》(田野研究报告)、《西方神话学读本》(主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译著)等。

  背景:不久前在哈佛大学"帕里口头文学特藏馆"主办的"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帕里─洛德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应邀发表演讲。哈佛大学的口头文学研究肇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成为国际口头传统(OralTradition)研究的学术重镇。朝戈金介绍了"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人文学术界的传播、影响和实践,同时对中国日益勃兴的口头传统研究及其学术走向进行了概括性的归纳,进而对创立口头传统研究的"中国学派"的可能性和所要面临的挑战做出了前瞻性的评估。


 

  村村有歌堂,/寨寨有歌手。/每逢祭祀,众聚如云,/开怀畅饮,处处欢腾。/歌堂里面摆长凳,/搭好歌台起歌声,/为的不忘根柢,/不忘瑶家祖宗。

  ──广西金秀长二村瑶族歌手陶善廷的唱词

  世界格萨尔大王以军力降伏佛法之敌的事迹,就像日光中的飞尘一般难以数计,其中打开木古骡宗之部,仅像拿头发丝提取一滴海水一般……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彝家跳宫节,/跳起铜鼓舞;/彝家过荞年(火把节),/唱起铜鼓歌。/鼓舞二十盘,/盘盘血泪史;/鼓歌二十曲,/调调英雄歌。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序歌》

  古人讲,老人谈,/一代一代往下传;/树有根,水有源,/好听的话有歌篇;/汉家有文好记载,/侗家无文靠口传。

  ──侗族创世史诗《起源之歌》

  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

  ──满族古谚

  前人不赛克智(论辩),后人不会言语。

  ──彝族口头论辩辞

  “口头程式理论”小史

  在没有文字可资使用的环境下,如文字发明以前的远古时期,或今天仍然处于“无文字社会”的地方,诗歌大都是口头传唱的。这种诗歌,我们就叫它口头诗歌;关于这种诗歌的理论,也就叫做口头诗学。“口头诗学”在西方已有长足的发展。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也是一种方法论系统,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口头传统”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因为口头诗歌与其他民间口头文类或口头演述样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在口语交际还占据着信息传递基本渠道的地区,在许多“地方性知识”的谱系中,诗歌的概念和分类,与学术界所熟悉的分类系统就有相当的差别。比如,诗歌韵律的功用,有时更多地出于韵文体便于学习和记忆的特点,而并不总是出于音韵美感的考虑。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界就年深月久的“荷马问题”(《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某个人吗?是他在历史上的某一特定时期创作了这些史诗吗?还是说“荷马”的名字背后潜藏着经历了漫长的口头创编和传播过程的史诗传统及其影响?)重新做出解答的尝试,引发了对口头诗歌法则的思考。欧美的古典学家、文学研究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文化研究者等,都参与到口头传统研究的阵营当中,并逐步发展起开放而复杂的理论体系来。我们国内已经有所介绍,比如“口头程式理论”(又作“帕里—洛德理论”),“演述理论”和“民族志诗学”,以及对“口头性”问题的探讨等。

  口头程式理论是20世纪美国民俗学重要的理论流派之一。这一学说的出现,既是对“荷马问题”这一千古悬疑做出的当代回答,也是通过实证研究和比较方法解决现实学术问题的理论范式。

  “口头程式理论”将演述传统中的“程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发现程式的表达是口头诗歌的核心特征。程式的形态,在不同诗歌传统中有不同的界定,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属性,就是它必须是被反复使用的“片语”。这些片语的作用,不是为了重复,而是为了构造诗行。换句话说,它是在传统中形成的、具有固定涵义(往往还具有特定的韵律格式)的现成表达式。这些表达式是代代相传的,一位合格的歌手需要学习和储备大量这种片语。程式的出现频度,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判定诗歌是否具有口头起源的指数。

  “口头程式理论”有三个来源和三个“根据地”。三个来源是:“荷马问题”、语文学和人类学;三个根据地是古希腊传统、古英语传统和南斯拉夫传统。简言之,该理论在问题意识、文本分析和田野验证这三个维度之间,搭接起了理论与操作之间的通衢。

  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的古典学者米尔曼·帕里对“荷马问题”的索解,引发了古典学领域的一场地震。起初,他从分析荷马史诗中固定出现的“特性形容修饰语”(如“飞毛腿阿基琉斯”,“灰眼睛的雅典娜”,“绿色的恐惧”,“玫瑰指的黎明”等)及其“重复率”入手,很快就发现,荷马史诗的演唱风格是高度程式化的,而这种程式风格来自年深月久的传统积累。推论就这样产生了:荷马史诗是程式化的,也就必定是传统的;这种传统的史诗演述,必定是口头的。在这些论断提出之际,它们还只是以语文学分析为基础的学术推想,怎么才能印证它呢?帕里得知,在南斯拉夫地区当时还存在有口传史诗的演唱传统,他于是决定去那里进行田野作业,以求通过对口头史诗演唱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比较研究,发现口头叙事活动的基本特征。他的学生和合作者艾伯特·洛德参与了调查活动,师徒二人在南斯拉夫的调查──通过荷马史诗与南斯拉夫活形态的口头传统作对照和类比研究——共同开创了“帕里─洛德学说”(亦即“口头程式理论”),由此确证了荷马史诗源于口头传统的推断,进而也印证了他们关于口头史诗创作规律的总结。在这次历时近两年的田野作业期间,他们用文字和特制的声学录音装置采集了大量史诗演唱文本,这些资料构成了今天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相关成果随后成为世界上少数搜集和收藏口头演述活动的范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政协报 2011年01月24日 17:26

上一条: ·赵世瑜:图像如何证史
下一条: ·朝戈金:构建多元文化社会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
·[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