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何平]古代建都人与现代哈尼族的关系
  作者:何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12 | 点击数:16671
 
按照《元史》的记载,后来,建都同金齿等民族一道投降了元朝。《元史》以后的史书都没有再提到建都,建都这个民族似乎一下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但是,从19世纪开始,统治缅甸的英国殖民者在缅甸进行民族调查时发现,在今天缅甸境内从与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接壤的地区沿着缅印边境一直深入到整个缅北地区,居住着一些被称为德-嘎都(Thet-Kadu)的民族群体,其中德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缅甸西南部缅印边境一带,嘎都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缅甸北部的杰沙一带地区。据研究,德人和嘎都人是语言上非常相近的两个民族群体,他们的语言是在650多年前才分化的,故学者往往将他们合称为德-嘎都人。[4](P.44)
根据英国人恩里克斯1884年出版的一部关于缅甸民族的书的介绍,当时,缅甸的嘎都人主要居住在缅北杰沙地区的蛮西一带,但是,由于英国的孟买缅甸公司大量雇佣嘎都人为他们去伐木、赶大象和修路,使得一些嘎都人迁居到了吴雨河和瑞丽江流域一带和钦敦江上游一带地区。恩里克斯还说,嘎都人信奉佛教,特别诚实,也特别聪明能干。[5]
根据1931年英国人公布的缅甸人口统计报告,当时缅甸的嘎都人有36400人。[6]而最近的一份资料说,1983年时,缅甸的嘎都人有9万人。[7]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搞不清楚嘎都人的语言和族属。一些人认为他们是缅化了的钦族人。[5]有学者甚至认为他们的语言是“古缅语”。例如,缅甸学者吴巴信在其《缅甸的民族》一文中,也认为嘎都人属于藏缅语族的民族,只是他没有把嘎都人算做一个单一民族,而是把他们说成是藏缅语族中德语族的一个支系。[8]1911年,英国公布的一份关于缅甸人口统计的报告中说,他们是介乎于克钦族和钦族之间的一个族群。而另外一名英国人格兰特·布朗则认为他们的语言与缅语非常相近。[5]另外一位英国人乔治·格里尔森爵士在对嘎都人的语言进行了调查后也说他们的语言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另外一个藏缅语民族群体固基人和钦族的语言比较相似。[4](P.37)卢斯教授在其《蒲甘以前的缅甸》一书中则只是笼统地说嘎都人的语言是“纯粹而古老的藏缅语中的一种”。[4](P.43)而美国学者恩布里在其与托马斯合著的一部关于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民族的书中,把缅甸的嘎都人的语言划为藏缅语族中的克钦—那伽语支。施莱辛格在其最近出版的一部叫做《老挝的藏缅语民族》的书中,认为嘎都人的语言属于藏缅语族中的倮倮语支,[6](P28)虽然到底是属于中部倮倮语支还是南部倮倮语支,他仍然不敢肯定。[7](P140)
专门研究缅甸历史和语言的英国学者卢斯教授在其《蒲甘以前的缅甸》一书中对当时他所收集的嘎都人的语言和文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后认为,嘎都(Kadu)是现代缅语的发音,按古缅语的发音,这些人的族称应叫做Kantu。缅甸古代的碑文中就经常提到Sak-Kantu。在Sak-Kantu这两个族称中,Sak可译萨人,就是德人(Thet)的古缅语发音。而Kantu就是建都。卢斯教授在其《蒲甘以前的缅甸》一书中肯定地认为:“(缅甸)更北边和东北边是嘎都人的本部,他们在古缅语中被称为Kantu,中国人把他们叫做建都。”[4](P.40)
所以,今天还生活在缅甸的嘎都人就是古代建都人的后裔。
 
 
缅甸蒲甘王朝时期的碑铭上就有了关于这个民族群体的记载。建都首先指的一个民族。缅甸的史籍在提到建都这个民族的时候用的是建都这个词,缅甸史籍有时候也提到建都人的“王国”,但缅甸人不称建都人的国家为建都,而是叫做“三兑扁”(Santhway pran),其都城就是太公。[4](P.40)而且,在缅甸的史籍中,建都人的这个“王国”似乎并没有包括马可波罗所说的一直到不里郁思河即扬子江上流金沙江两岸的今川滇交界一带地区。《元史》中说的那个“邻国建都”,指的恐怕也是以太公为中心的一个建都人政权。因此,《元史》和《马可波罗行纪》把从今天缅甸北部直到今川滇交界一带地区都叫做建都,并不是说当时有这么大一个叫做建都的国家,而是说在这么大一片地区内均分布有一个叫做建都的民族。
《元史》在提到建都人的时候,建都人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因此,在此之前,虽然没有哪一部史书提到“建都”这个词,但这个民族应当已经存在。笔者在此前的一篇关于建都的文章中认为,《元史》中的建都可能与《史记》中提到的“邛都”有关系。[1]如果邛都就是建都的话,那么,按照《史记·西南夷列传》“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的记载,古代建都人在西汉时期的分布主要应该是在“自滇以北”的一带地区。《元史》和《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的建都人的分布区域主要是他们后来向西南发展的结果。
建都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缅甸的呢?史书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直接记载。缅甸学者吴巴信在谈到嘎都人和德人的历史时,只是说嘎都人和德族人“是一个历史比缅族悠久的民族”。[8]但没有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陈序经认为:“十一世纪的上半叶末年,蒲甘勃兴,都于骠国都城之北的蒲甘,骠国遂因而灭亡,在骠国未灭亡之前,与大理建立之后,我们推想,建都的势力就逐渐发展到缅甸的太公或是更南的地方。”[3](P.171)
卢斯也认为萨人(Sak)即现在的德人和建都人很早就进入了缅甸。虽然卢斯也没有明确说萨人和建都人是在什么时候进入缅甸的,但是,他认为缅甸最早的佛教就是在很早的时候从印度通过分布在建都人南边的与建都人在语言和习俗方面都极为相似的萨人传入缅甸的。还认为骠人的佛教也可能是通过萨人传入的。[4](P.36)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进入缅甸的时间就更早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车锡伦 刘晓静]“小唱”考
下一条: ·[吴志旭]比较视野下的蒙古族史诗与希腊史诗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张永钦]夫妻权力分析:入赘婚家庭关系与家庭决策模式探讨
·[叶婷婷]温州市永嘉县高额嫁妆与家庭结构关系研究·[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
·[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邱丽萍 曾敏]桃江流域传统婚俗音乐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彭相炫]从“制造非遗”到“非遗制造”:大方漆器的社会交往关系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
·[乐晶 张诗语]“遗产化”进程下寺观庙会景观生产者的关系实践*·[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
·[董秀团]白族大本曲中的反常规女性形象·[查斯查干]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变身:从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
·[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
·[修斌 崔金铭]琉球首里城龙柱朝向问题述论·[才晶]丧葬仪式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