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中国民族报:“2010十大宗教学观点”
  作者:马丽 整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4 | 点击数:13480
 

  应用兼容并蓄的“宗教生态平衡”观对待我国多元的宗教与信仰

  宗教生态平衡,是借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研究宗教与社会、宗教与个人以及宗教内部因素的制衡关系。目前,国内的研究一般称之为“宗教文化生态”或是“宗教生态”。这一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是近年来我国宗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一个民族的宗教一般都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内核。从历史文化现象看,我国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当前学界的有识之士,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传统和文化现象,提出应该兼容并蓄地对待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使之处于有序的环境之中,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来源的宗教信仰都能各得其所,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宗教生态平衡机制。《宗教周刊》本年度推出的“宗教生态平衡”栏目,陆续刊发了相关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学界的研究成果。

  王爱国在903期《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对于宗教生态平衡机制的维系》一文中认为:

  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是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多元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当前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我国广大群众的重要信仰资源之一,是我国宗教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支。对其合理内容的正当维护,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充分、有效的信仰选择资源,从而有可能最终构成宗教生态的平衡。而这种宗教生态的平衡,能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段琦在905期《宗教生态失衡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以江西余干县的宗教调查为例》一文中认为:

  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宗教形态彼此间应该是互相制约而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各类宗教各得其所,都有它们的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但如果人为地不适当干预,就会破坏它们的平衡,造成有些宗教发展极其迅速,有些则凋零了。传统宗教力量保持得较好的地区,也就是宗教生态较为平衡的地区,基督教的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反之,如果人为地压制传统宗教的力量,基督教则会迅速发展。江西余干县民间宗教信仰发展缓慢,而基督教的发展则很快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外,引入西方概念的“宗教”,只承认制度性宗教是“宗教”,而将分散性宗教或普化的宗教视为封建迷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心理上对“土教”的排拒超过了“洋教”。

  陈进国在941期《相遇还是相知:基督宗教与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话》一文中认为:

  在提倡“和而不同”、“非我无所取”的文明融合的大格局中,我们应该具有这样高度的文化自信:基督宗教并不必然等同于西方文化或西方宗教,既然它扎根于中国已经成为或必将成为合理的现实,那么它必将成为“文化中国”之意义世界中的基督宗教,作为开放多元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一元存在。而以基督宗教作为一个有效的参照系,亦能促成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自我反思与创新。中国文化体系无论是包括精英的传统还是包括民间的传统,一样都可以在“相遇”的过程中与基督宗教谦卑地走向“相识”和“相知”,从而与基督宗教相互会通和包容。当然,就像佛教的中国化一样,从“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的基督教”,还有相当长的历程。

  (本版文字由 马丽 整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1-01-04

上一条: ·[张伟权]土家族梯玛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环境
下一条: ·[刘锡诚]禹启出生神话及其他
   相关链接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佳卉]有神若飞来
·[闫睿欣]“赛博”求签:新型民间信仰实践互动模式研究·[徐凌]农耕驱蝗:后稷与刘猛将形象的相关性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小蕾]海疆与内地的融合:明清以来岭南民间信仰在南海诸岛的传播
·[宋昕曌 王嘉炜]从地方豪杰到忠义神灵:《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的神性塑造·[苏彤源昊]马仙信仰传说史料文本丛考
·[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
·[倪晨嘉]澳门哪吒信俗的景观叙事与景观生产·[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
·[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林旻雯]民间信仰与非遗保护实践
·[黎俊溢]澳门半岛石敢当调查研究·[姬厚祥]宗门立会:宗族分门竞争中的民间信仰生产
·[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程浩芯]民间信仰研究的文本进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