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兼容并蓄的“宗教生态平衡”观对待我国多元的宗教与信仰
宗教生态平衡,是借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研究宗教与社会、宗教与个人以及宗教内部因素的制衡关系。目前,国内的研究一般称之为“宗教文化生态”或是“宗教生态”。这一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是近年来我国宗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一个民族的宗教一般都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内核。从历史文化现象看,我国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当前学界的有识之士,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传统和文化现象,提出应该兼容并蓄地对待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使之处于有序的环境之中,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来源的宗教信仰都能各得其所,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宗教生态平衡机制。《宗教周刊》本年度推出的“宗教生态平衡”栏目,陆续刊发了相关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学界的研究成果。
王爱国在903期《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对于宗教生态平衡机制的维系》一文中认为:
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是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多元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当前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内我国广大群众的重要信仰资源之一,是我国宗教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支。对其合理内容的正当维护,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充分、有效的信仰选择资源,从而有可能最终构成宗教生态的平衡。而这种宗教生态的平衡,能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段琦在905期《宗教生态失衡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以江西余干县的宗教调查为例》一文中认为:
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宗教形态彼此间应该是互相制约而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各类宗教各得其所,都有它们的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但如果人为地不适当干预,就会破坏它们的平衡,造成有些宗教发展极其迅速,有些则凋零了。传统宗教力量保持得较好的地区,也就是宗教生态较为平衡的地区,基督教的发展一般比较缓慢。反之,如果人为地压制传统宗教的力量,基督教则会迅速发展。江西余干县民间宗教信仰发展缓慢,而基督教的发展则很快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此外,引入西方概念的“宗教”,只承认制度性宗教是“宗教”,而将分散性宗教或普化的宗教视为封建迷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心理上对“土教”的排拒超过了“洋教”。
陈进国在941期《相遇还是相知:基督宗教与中国民间信仰的对话》一文中认为:
在提倡“和而不同”、“非我无所取”的文明融合的大格局中,我们应该具有这样高度的文化自信:基督宗教并不必然等同于西方文化或西方宗教,既然它扎根于中国已经成为或必将成为合理的现实,那么它必将成为“文化中国”之意义世界中的基督宗教,作为开放多元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一元存在。而以基督宗教作为一个有效的参照系,亦能促成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自我反思与创新。中国文化体系无论是包括精英的传统还是包括民间的传统,一样都可以在“相遇”的过程中与基督宗教谦卑地走向“相识”和“相知”,从而与基督宗教相互会通和包容。当然,就像佛教的中国化一样,从“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的基督教”,还有相当长的历程。
(本版文字由 马丽 整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