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街福──温州人的狂欢盛宴
Lanjiefu: Carnival inWenzhou
陶立璠
TAO Lifan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Vice President ofChinaFolklore Society; Professor with Center for Research of Folklor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拦街福”在温州地区长久传承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尽管我们说当下是在恢复它,恢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正如大家所说,它是我们心中的一个东西,心中的东西不会轻易地消逝掉。
温州是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今天完全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我们参加了“拦街福”活动的开幕式,看到了温州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同一个舞台共处,和谐地发展,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传统文化活动“拦街福”重现了温州历史文化的魅力。温州被称作“鹿城”.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之物,象征福禄的意思,是财富的象征。这与今天温州人在改革开放中创造的“温州模式”是一脉相承的。温州人之所以敢为人先,不仅做到了民本和谐,而且将财富之路铺到了全国,铺到了全世界。我想这得益于她有一个很好的名字,就是“鹿城”的“鹿”字。温州借着“鹿”这种吉祥的符号,创造了像“拦街福”这样的文化。财富和文化是连在一起的,敢于创造财富的人,也善于创造文化。
温州人杰地灵。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的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也很发达。南宋时期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就有了“一片繁荣海上走,从来唤作小杭州”的美称。温州还是南戏之乡,高明的《琵琶记》是古典戏曲的代表作之一。至于“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诗派,尽人皆知,是雅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我们所说的温州历史文化,作为雅文化母体的民俗文化以及今天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等,在温州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
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普查,温州共确定了非遗线索55万条,有价值的27万条。在这个基础上,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古瓷,泰顺药发木偶等,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在“拦街福”现场都看到了。这些艺人创造的精美的民间艺术品是温州的骄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家级的有17件,省级的有43件,市级的有203件,县级的有786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中,国家级的有6人,省级的有64人。这些对于温州文化建设、对于温州的强市建设有重要意义。现在全国很多省都要建经济大省,还要建文化大省,在经济和文化之间很多领导会把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也是如此。这些文化在“拦街福”活动中一一展现出来,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全温州的人都会在“拦街福”活动中享受文化遗产带来的欢乐。“拦街福”是温州民间文化的总汇。温州有许多的节日,为什么“拦街福”尤其吸引人?我想原因有三个。
一是它的历史悠久。“拦街福”习俗早在清代就在温州民间流行。据史料记载,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农历三月十五,温州主要街道都要举行“拦街福”活动,这时街头巷尾家家摆设几桌,户户相连,花卉、古玩等琳琅满目,还备足了物资准备通宵欢庆,可谓汇集民间信仰、民间娱乐、商业活动于一体,热闹非凡。民间信仰是“拦街福”活动的核心,可以说是民间信仰创造了温州“拦街福”这种独特的文化活动。我们不要轻视信仰的力量,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这样的活动,温州就不会有“拦街福”活动存在。所以在许多节日文化里,如果研究起来,有它的灵魂,就是贯穿始终的信仰。
二是“拦街福”活动的本质是商业民俗、都市民俗。温州商业社会的发展使温州文化五彩纷呈、美不胜收。这种活动的内容表现得十分精彩,戏剧等各类表演构成了狂欢的景象,使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文化的吸引力。没有文化就没有人气,“拦街福”是民众创造的,自然由民众来享受。温州人创造这种文化是情理中的事情,所以才能延续下来。“拦街福”活动是商业阶层发动的一种民俗活动,所以今天我们要研究“拦街福”,就必须研究温州的商业民俗和商业信仰,这些基本素养促成了“拦街福”丰富多彩的内容。
三是“拦街福”是春节文化的延续,它不是余兴,而是让春节文化在“拦街福”的高潮中结束。因为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春节文化的内涵。传统的春节是从腊八以后开始忙年,到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结束。温州的“拦街福”跟春节在时间上连在一起,可以说把春节的节期延长了。
“拦街福”的文化遗产性质是肯定的,但是如何保护这种文化,特别是在都市环境中,如何使这种文化传承和发展,如何让它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这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对“拦街福”的历史渊源进行细致的考察,毕竟这种活动的历史太悠久,而在很长的时间里又中断了。结合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民俗现象的中间都出现过断层,这个断层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而是几十年甚至更多,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把这种断层接续上,所以需要研究今天的“拦街福”活动和历史上的“拦街福”活动究竟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们在“拦街福”文化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都市文化中,温州的“拦街福”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与温州民俗的形成有关,与信仰有关,所以要仔细地解读“拦街福”,区别它众多的文化元素,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确定“拦街福”的仪式。要把“拦街福”看成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它不是单纯的娱乐。我们在今天看“拦街福”的时候,要想到历史,想到今天的传承和创新。
首先要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再来考虑创新的问题。如果传承问题都没有解决,那就谈不上创新。“拦街福”是一种仪式文化。它有固定的时间,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只是我们现在对它不甚了然。不要把今天的“拦街福”活动认为是历史的一个复制品。今天的“拦街福”活动无疑是历史的延续,但这种延续是变化中的延续。过去举行“拦街福”活动时,家家门前要摆放供桌,为什么会这样?今天这些东西为什么消失了?那些祭桌体现着农业信仰,而在今天的这种活动里面信仰的东西去哪里了?是什么让老百姓没有这种信仰了?应该很好地研究一下,不要把它看成是简单的文化组合,把民间的各种文化摆上台面就行了。另外,我的一点想法是,“拦街福”活动地点变了,原来在繁华的街区里边进行这样的活动,现在改到一个广场里边,把它变成一种广场文化,这种广场文化与“拦街福”的民俗文化是有所区别的。作为民俗文化来讲,民俗发生的地点是有它特定意义的。一种文化长期地延续下来,有传统的意义、传统的人群、传统的地点。时间、地点、参与者共同创造了这种文化。我们把它挪一个地方,人气就没有了。就像把一种植物从南方移到北方一样,环境不适应了。同样我们做这样一个活动,也应该想想这种活动要怎样与传统文化衔接起来。我们的活动只考虑到了安全问题,安全是重要的问题,如果政府重视的话,这些小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我们有警察、有志愿者,我们曾经看到过有些活动几万人、几十万人参加,组织得好,就没有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不要轻易地改变文化活动的传统地点。这种现象我们经历得太多了。比如说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圩,我曾参加过都安、巴马的传统歌圩,都是在传统地点举行的。后来为配合一次学术会议,当地领导决定改到交通发达的地方举行,改到马路边上来了,一下子人气就没有了。所以不要轻易地改变文化传承地,让“拦街福”回到繁华的街区,使人们对这种文化具有亲切感。
谈到保护,首先要保护“拦街福”的文化内涵,可以把“拦街福”里面的众多因素进行细致的考察分解,然后整合,形成一个和传统非常接近的“拦街福”活动,这样会更加有意义。“拦街福”活动是温州人民的狂欢盛会,“拦街福”在现代温州又一次恢复举行,是一种盛世壮举。
敢于创造财富的人也善于创造文化。“拦街福”不是一种简单文化,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只不过我们现在只是少数人去作考查研究,总结出来一些特色,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这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空间,它的里面可能在每一个角落里都分布了很多东西,这些不能只是让一部分人知道,一定要让大多数人知道。温州大学有这么多的民俗学专家,离“拦街福”这么近;温州有这么多的老者,他们都亲身经历过这些东西,所以我觉得应该很好地进行研究。“拦街福”是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意义在于造福地域。温州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必然带来对文化财富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将“拦街福”活动搞好,对温州来说非常有意义。过去一段时间主要是搞经济建设、发展经济,现在通过“拦街福”活动建设文化,相辅相成。我希望温州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市,而且是一个文化大市,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拦街福”会越办越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