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西方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最容易看到的规律就是:只有经过长期田野工作的磨砺,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理论才会顺利产出,不在这方面工作上“下苦功夫”就很难为本学科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是由本学科的固有特点所决定的,更是由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过程及其规律所决定的。如何进行“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对该问题的回答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者进入田野之前的首要任务,因为“没有问题意识”与“不懂得如何记录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现象”都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致命伤;那么以上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如何培养本学科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获得有效的实地资料”,显然这需要从学术前辈那里寻找答案。从此种意义上说,《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一书所蕴含的价值就不难理解了,它不仅传承着历代人类学家田野工作的智慧,更是激发我们开拓田野工作“新思维”的有力工具;而本书的不断修订过程本身所传能够达给我们的精神也是对后人的一种精神鞭策。
罗伯特· F. 墨菲谈到:“实地研究是人类学全部四个分支的真正核心,在学术界和公众心目中,这正是人类学学科的明确特征……人类学即是要去理解人种志研究的复杂性,同样,要理解人类学家如何搜集资料本质上就是要理解他们寻觅到的资料”.他将获取田野资料的方式与资料本身相提并论,一方面肯定了《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一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在提示我们在未来的人类学研究中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应当仅仅关注到前人的理论收获,更应该关注到他们进行理论创作的深厚田野经验积累。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M].周云水、许韶明、谭青松译,周云水、何小荣校,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9.
[2]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M]. 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
[4]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1)。
[5] 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本文刊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