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辛允星]如何进行“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
  作者:辛允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4 | 点击数:17660
 

  我们从西方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最容易看到的规律就是:只有经过长期田野工作的磨砺,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理论才会顺利产出,不在这方面工作上“下苦功夫”就很难为本学科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是由本学科的固有特点所决定的,更是由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过程及其规律所决定的。如何进行“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对该问题的回答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者进入田野之前的首要任务,因为“没有问题意识”与“不懂得如何记录所面对的社会文化现象”都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致命伤;那么以上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如何培养本学科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获得有效的实地资料”,显然这需要从学术前辈那里寻找答案。从此种意义上说,《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一书所蕴含的价值就不难理解了,它不仅传承着历代人类学家田野工作的智慧,更是激发我们开拓田野工作“新思维”的有力工具;而本书的不断修订过程本身所传能够达给我们的精神也是对后人的一种精神鞭策。

  罗伯特· F. 墨菲谈到:“实地研究是人类学全部四个分支的真正核心,在学术界和公众心目中,这正是人类学学科的明确特征……人类学即是要去理解人种志研究的复杂性,同样,要理解人类学家如何搜集资料本质上就是要理解他们寻觅到的资料”.他将获取田野资料的方式与资料本身相提并论,一方面肯定了《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一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在提示我们在未来的人类学研究中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应当仅仅关注到前人的理论收获,更应该关注到他们进行理论创作的深厚田野经验积累。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M].周云水、许韶明、谭青松译,周云水、何小荣校,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9.

  [2]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M]. 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

  [4]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1)。

  [5] 胡鸿保。中国人类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本文刊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明珂]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
下一条: ·[王传]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与现代中国西南民族研究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