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0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0年两会专区

[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作者:彭金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8 | 点击数:7639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彭金山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了农业文明的萌芽,“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那段历史留下的印迹。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我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一般认为,我国的原始农业在夏朝开始向传统农业过渡。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不但铸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讨农业民俗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其印]漫话清明节
下一条: ·[蔡丰明]城市语境与民俗文化保护
   相关链接
·[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
·[吕乃华]现代农业下的“三农”文明调查·[刘吉平]穿越时空的碰撞:《白鹿原》中的民俗事项及其文化内涵
·[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张纯]皖北民俗中“剪压(鸭)尾”成人仪式的文化内涵
·[夏循礼]民俗饮食的营养功能内涵与文化功能外延·[韦亮亮]广西上林县韦厥传说研究
·[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李翠含 吕韶钧]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蕴涵
·[谌红雨]布依族服饰图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浅析·[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李卓雅]南蛮盗宝型故事探析·[兰洁怡]浅谈南宁白话童谣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与保护传承
·[龙晓添]世代生成式“死亡教育”的展演、内涵及其现代价值·[周永健]论黔中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特质
·[赵韩]张家界永定区亲属称谓系统文化内涵分析·[韦柳相]广西百朋镇酒壶山传说价值论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