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0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0年两会专区

[江帆]论满族说部的生成与播衍
  作者:江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7 | 点击数:5513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论满族说部的生成与播衍
江帆
(辽宁大学)
 
摘 要: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以口述形式承传的一种族群记忆,其内容的建构与播衍蕴含着丰富的族群历史与文化变迁的细节与质素,不仅是满族及其先民对其所直观感知的族群历史以及生活世界的一种构形,也是满族根性文化的重要遗存,体现着雄阔遒劲的“史书”、“史笔”风格与蛮荒古朴的叙事特色。满族说部在传承与播衍方面具有封闭与单一的特点,但也与其它类口头文学一样,受社会发展变化及传承人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异。
 
关键词:满族说部;生成;播衍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姜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下一条: ·[黄景春]东方朔:从历史人物到道教神仙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杨宇]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
·[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李国太]革命文艺的“生成”:川陕苏区红色歌谣创编机制研究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张丽]“合欢枝”:竹枝词生成、演进、流布中的两体文学特质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
·[江帆]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内在逻辑·[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