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0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0年两会专区

[文忠祥]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
——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
  作者:文忠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4 | 点击数:5817
 

 

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
 
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
——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
文忠祥
(青海师范大学)
 
摘 要:信仰民俗正、负功能同时兼而有之。作为信仰民俗观念体系核心的鬼神观念从本质上看消极颓废,但无法否认的是,信仰民俗的展演客观上却产生诸多维护区域社会和谐秩序的功效。信仰民俗在当下仍然具有其独特的、无法取代的社会功能。信仰民俗在土族社会中,既承担着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也发挥着动员社会、凝聚人心的社会功能。纳顿,是为庆祝丰收酬谢神灵而以舞谢神的信仰民俗,作为“文化空间”的纳顿会场,以神灵信仰为理念,既是通过神灵信仰寄托他们希望的时机,更是民众展示村落凝聚力的场所。道教醮仪基于村落、家族灾殃不断或者预先禳解等原因,以祈福禳灾,获得平安,在客观上调整失序的村落秩序。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土族群众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维系部落内部和部落之间的感情,加强民族亲合力的精神纽带,为区域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起到特殊功效。总之,信仰民俗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社会生活形成健康的发展机制。如何正确看待信仰民俗,扬利抑弊,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信仰民俗;社会秩序;土族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缘
下一条: ·[卫才华]口述史、民俗记忆与山西移入民乡村
   相关链接
·[蔡小丽]商业化语境下钟馗信仰民俗的发展·[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王素珍]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李涵]乡土社会秩序与日常交往礼俗的互动机制
·[陈政禹]从瘟疫民俗到海洋信仰民俗的演变·[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文忠祥]乡村振兴中民俗文化介入的可能性·[刘目斌]社会组织、仪式实践与象征权威
·中国土族“梆梆会”遗俗祈祷平安·[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钟静静:《土族传统民间组织青苗会研究》·白晓霞:《土族民间传说与女性文化研究》
·[邓琼飞]“袍隆扣信仰”对黎族地区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毛巧晖]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 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
·从“守艺”到“受益”,互联网时代“非遗”如何活起来·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文忠祥]民和土族婚礼歌演唱模式及社会功能初探·[钟进文]藏族《格萨尔》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流传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