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小川邂逅了居住在山形县上山市牧野村的诗人木村迪夫。为了拍出贴近真正农民生活的电影,小川摄制组自1974年起搬到木村的隔壁,历时13年拍出了“日本国古屋村落”系列纪录片,这就是《牧野物语·养蚕篇》(1977),《牧野物语·山顶》(1977),《日本国古屋村落》(1982),《牧野村千年物语》(1986)。在山形县上山市的岁月里,小川生活得像个地道的老农,种稻、插秧、养蚕、采摘、和老乡拉家常、和大家一起讨论乡村事务等等,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走在路上,他会认真地和每一个人打招呼,完全没有一个社会精英的架子;在小川的租屋内,每天都会有不少当地人聚集起来喝酒直到天亮;摄制组的成员插秧时,蜻蜓居然能停在他们身上久久不去,这是很有经验的农民身上才出现的现象。这段乡村生活,被他诗意地称为“用13年的时间收割电影”,也是他纪录片苦行的第二个高潮。
1989年,小川绅介着手筹备国际纪录电影节。同年10月,在山形县山形市建制100周年之际,命名为“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YIDFF)的电影节正式开幕。这是全日本第一个、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国际纪录电影节。融入与亚洲其他纪录片导演的交流,成为小川纪录片苦行生涯的第三个高潮。小川绅介通过它结识了来自亚洲各地的纪录电影作者,并积极帮助一些年轻人进行创作。然而,就像是决定将自己献祭于毕生追求的纪录电影艺术般,1992年年仅57岁的小川因病辞世。山形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举办了八届。在挖掘新晋纪录电影导演、促进亚洲纪录电影导演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亚洲纪录片创作水平等方面,山形电影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三里塚8年,牧野13年,长期的住宿拍摄生活,以及小川竭力追求的“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也许是今后很难再有人能够达到或超越的精神高度。因此,连大岛渚都曾经发出如此感叹:“小川制片公司能够存在于日本,实在是一个时代的奇迹。”
他的名字,对于多数中国影迷而言是陌生的。
他被称为日本现代纪录电影史上两大丰碑之一。
他只有短短57年的生命,却给世人留下了高达1亿日元的借债,18部优秀纪录片,和著名的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
他是一个苦行僧般拍摄纪录电影的导演,一个把身体当作胶片、把心灵当作摄影机书写纪录片的作者。
他和中国导演彭小莲、吴文光、王兵等人结下很深的缘分。所以,纪录电影《满山红柿》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完成。
他,就是小川绅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08年4月3日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