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贾伟 李臣玲]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
  作者:贾伟 李臣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7 | 点击数:20292
 

 

内容提要:二郎神是汉族地区历史上所信仰的主要神灵之一,然而在安多藏区也比较广泛地存在着对二郎神的信仰,并且在长期的民族互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仰体系。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对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安多藏区;二郎神信仰;人类学

二郎神本是汉神,是在汉族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汉族中被广泛信仰和崇拜。二郎神大约产生于宋代,发展于元明时期。最初的二郎神有三个,分别为赵二郎、李二郎、杨二郎。他们有的是真有其人,后又增加了虚构的事迹(如赵二郎);有的是真有其人其事,后被加以神化(如杨二郎);有的是本无其人,而是藉其父的真人真事才出现的(如李二郎)。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三者曾发生过激烈的地位之争,后来杨二郎因在民间广泛流传,更因被写入神话和演义小说而传承下来,最终取得了胜利。(注:参见李耀仙:《二郎神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二郎神随着道教神灵体系的完善,又被纳入道教之中,成为道教中法力无边的大神。在汉族民俗中,二郎神是一位神威显赫、法力无边、武艺高强、善于变化的天神,集中体现了人们的英雄崇拜、神灵崇拜、偶像崇拜等多种心理因素。
据笔者调查,汉族的这种二郎神信仰在安多藏区也很流行,而且其信仰体系发育比较成熟,有正规的神庙,有完整的神灵体系,也有较系统的祭祀仪轨等。
众所周知,安多藏区的主体民族是藏族,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二者各有其寺院和完整的组织体系以及系统的宗教典籍和神灵体系。但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也很有特色。笔者从2004年夏天起,曾多次进入安多藏区,采取个别访谈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那里的二郎神信仰进行田野调查。(注:笔者的访谈对象如下:更太,77岁,藏族,贵德县当车村二郎神庙的庙管;张正基,72岁,汉族,贵德县刘电文昌阁阁管会主任;樊永华,81岁,汉族,贵德县东沟乡周屯村的法师;宋田基,69岁,汉族,贵德县王屯龙王庙庙管;扎扎,63岁,藏族,尖扎县尕布村二郎神庙的庙管,人们尊称阿布扎扎(阿布,藏语,意为爷爷),是退休的乡村干部;陈青海,73岁,土族,尖扎县尕布村村民;才科,31岁,藏族,化隆人,尕布村六月会请的法拉(法师);李治,60多岁,土族,同仁县年都乎村二郎神庙庙管;任钦先,23岁,土族,年都乎村的拉哇(法师);更藏扎西,68岁,藏族,同仁县四和吉村村民;白章隆,63岁,汉族,同仁县隆务街人,二郎庙庙管会成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就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信仰做一些探讨。
 
一、安多藏区二郎神信仰的分布状况
 
安多藏区又称为东藏方言区,包括青海省除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外的藏区、甘肃省西南部的藏区以及四川省西北部的藏区。据调查,安多藏区二郎神信仰是呈点状集中分布的,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黄南和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二郎神信仰集中分布在同仁县和尖扎县。同仁县又主要集中在隆务镇、保安镇和年都乎乡三地。隆务镇镇上建有二郎神庙,该镇的四和吉村也信仰二郎神,但是没有神庙,只有神像,绘于夏琼神庙的侧殿。保安镇的尕队村和年都乎乡的年都乎村都有二郎神庙,且都位于村边的高地上。尖扎县主要集中在直岗拉卡和康杨两镇。直岗卡拉镇的尕布村是该镇二郎神信仰的主要地区,村西面的高地上建有神庙;康杨镇的杨家村也是二郎神信仰的主要村子,二郎神庙建在村子中间。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二郎神信仰主要分布在贵德县东沟乡的东沟村和西沟乡的当车村。东沟村是现在的地名,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周屯,神庙建在村东的高地上。当车村也建有二郎神庙,位于半山腰,据该神庙的庙管更太老人讲,该地二郎神是由周屯传过来的,因此在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时,要请周屯的法师来作法,所念的经文也是一样的,本地的法师必须到周屯去学法。贵德县河阴镇的刘屯也信仰二郎神,曾在村子前面建有二郎神庙。据刘屯文昌阁阁管会主任张正基老人讲,历史上刘屯是供奉文昌君,王屯是供奉龙王(但偏殿绘有二郎神像),周屯是供奉二郎神。文昌阁位于刘屯边上的半山腰,但是二郎神庙为刘屯的家庙,在他记事时刘屯的二郎神庙仍然存在。二郎神为画像,庙有三间房,可见当时的规模还不小。1958年时改为学校,学校搬迁后即被毁坏,再没有重修,现在的刘屯人更信仰文昌神。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二郎神在安多藏区的分布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多在牧业区和农业区交界之地。从生产方式来看,均以农耕生产为主,也兼营一些畜牧业。
 
二、安多藏区的二郎神祭祀仪式
 
仪式是宗教信仰的行为模式,它把人与神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安多藏区的二郎神仪式比较复杂,它是以法师为核心,围绕着二郎神祭祀而展开的。据调查,二郎神的祭祀仪式可分为随机性和常规性两种。随机性仪式具有随事而发的特点,仪式较为简单,随意性较强,大多没有法师,祭品也比较简单。常规性仪式则是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其又分为两部分:一是每天的日常祭祀活动;二是每年阴历六月举行的重大祭祀活动,当地人俗称为“六月会”。六月会是为了庆祝二郎神诞辰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本文所讨论的二郎神祭祀仪式特指六月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梁茂春]民国时期大瑶山的族际通婚
下一条: ·[丘振声]壮族的“那”文化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