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刘锡诚]重建国学与节日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断想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13 | 点击数:15554
 

  挖掘和阐释文化内涵

  如前所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的重要文化元素。鉴于当今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延续上面临着断裂、遗忘、衰微、趋同化,以及现代西方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冲击,笔者认为,深入挖掘、认识、阐释、宣传、传播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已成为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关键。

  在当今的社会情况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或者多少被遗忘了,或者在历史烟尘中被湮没了,这已成为最常见的现象。在青年一代中,尤其是在城市青年中,受到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以为过节就是吃喝玩乐。而我们的教育界、宣传媒体、文艺创作、娱乐圈等,由于从业者在传统文化认知上的缺欠,这种倾向也显得颇为突出和严重。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需要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包括干部在内的全民的“文化自觉”时,学界却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如说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这种以“节日是非常状态”的理论,来自于西方的某些文化学者,脱离中国的社会情况、心理状态、文化特性,用以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不仅牛头不对马嘴,而且是一种误导。

  须知,中国人的节日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是所谓“狂欢”,而是农耕加人伦。农耕,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前辈学人蒋观云说过:中国进入耕稼时代最早,出于耕稼时代最迟。[2]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与西方人思想和行为的不同。长期以来,我们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为本的社会,在漫长的历史上,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为观察行事的基点,于是,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的理论出现,有了敬天祭地的一系列仪式行为流行。人伦,我们的社会重视家族和伦理,以家族成员的绵延和承续为上,重“尊尊、亲亲”[3],并形成了一整套的道德伦理规范,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农耕和人伦这两条,无疑是破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内涵的要点。节日固然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别,单一和综合之分,但就其起源和内涵而言,许多节日无不是基于农时或岁时的需要,如有学者归纳的,节日往往作为时序的“节点”;而在其发展中,逐渐被赋予了尊敬长辈、追念先祖、巩固伦常、维系道德等的众多的内容,借着节日活动,使人伦家族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普及巩固。尽管中国人的心理和自我,长期受着封建社会礼教的压制,但从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形式和内涵的考察中,我们却无法找到和同意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狂欢”、“释放”说的有力证据。

  在这方面,春节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个节日案例。春节(元旦)是古已有之的一个大节,从商周甲骨文上“年”字的出现起,在华夏大地上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尽管在历史长河中,春节的时间日期多有变化,称谓也屡有更易,但其“义”却大体未变。这个“义”,就是作为岁时和农时两个时间纬度的节点。如《尚书·大传》所说的:“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始’犹‘朝’也。”如《史记·天官书·正义》所说的:“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4]故而,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春节不是像西方的圣诞节那样的宗教性的节日,而是“新故交接”、“星回岁终”的交接点。[5]其次,在农耕社会发展中逐渐附加和强化了的“义”,是家族人伦制度及其理念。《徐爰家仪》说:“蜡本施祭,故不贺。其明日为小岁贺,称初岁,福始罄,无不宜。正旦贺,称元正,首庆百福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6]春节(正旦、元正)则既有祭又有贺,“祭”是祭祀先祖列宗,让今人记住和传袭先祖之功业和前贤之遗美[7];“贺”是向前辈祝福和向同辈及朋友致意,“首庆百福惟新”。笔者以为,从“祭”“贺”两方面的礼俗或功能构成来看,称春节为“综合性的节日”[8]亦无不可。发展到今天,在我国境内过春节的民族,共有39个。除了我国境内各个民族和地区外,香港、澳门,宝岛台湾,以至世界各地,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每到年终岁始,无不家人团聚,贴对联,放炮仗,吃饺子,耍龙舞狮,慎终追远,祭祖归宗,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过春节。故而,春节已成为一个最有资格充当民族认同的主要元素的传统节日。

  面对这样的全球化、现代化的大环境,面对强势文化、主流文化的积压,尤其是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我们这一代知识界,有责任深入发掘和阐释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采取措施,把我们的知识与阐释,传播到普通老百姓中去,使已经被遗忘了的、消失了的,或极度弱化了的节日文化内涵,重新为老百姓所掌握,大力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由于民族节日的起源和功能的不同,其文化内涵是各不相同的,并非只是或一味地高扬和提升节日的伟大政治意义所可凑效的。近年来,许多文化界人士和学术界人士已把目光从一般性的、高调的、宏大的意义论述,转到了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开掘和阐述上,并已作出了可喜的成绩。笔者也写了一篇《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清明界的文化意涵之一》[9]会议论文,就是希望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中通常被忽略的一面:天候与物候。如果理论工作者们对蕴藏在民间和历史深处的节日的文化内涵开掘出来,并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加以阐释,对恢复和重建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体系,对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将是大有裨益的。

  我愿意大胆地提出,如果说,抗击列强和国内战争的漫长动荡岁月以及日益加剧的阶级斗争与社会转型,是导致节日文化衰微的第一波浪潮的话,那么,现代化的急剧烈发展,以及相伴而生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消退、实用主义的泛滥,尤其是商业行为的无孔不入和拜金思潮的强大冲击,已成为导致节日文化急剧衰退——归一化、趋同化、物质化倾向蔓延——的第二波浪潮。原本起源和功能不同的节日,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态上的差异、亦即文化的多样化,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被逐渐消解,走向趋同和划一,走向物质化(譬如“节日饮食”的变态膨胀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地而异的端午节的斑斓色彩,在归一化趋势下,地域特色在逐渐淡化、消弭,变得极度单一化、单调化了。特别是经历过很多灾难和巨大社会变迁、生存条件相对艰难的北方地区,那些曾经的项目,多已消失于历史烟尘中了。君不见,旧日北京的重五射柳、端午击毬、妇女戴榴花、逛天坛、逛金鱼池、悬艾、戴福儿、葫芦儿,还保留了多少?曾经家喻户晓的《百本张》里记载着的普通市民的节日活动:“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葚,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端树,一枝枝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个五色绫蝠。”如今的北京人还有几多人知晓呢?《白雪遗音》里的北平俗曲所记的节日景致:“五月五日把端阳庆,节届天中,苍蒲艾虎,物阜材丰,共乐太平。玉楼人醉雄黄把肩并,脸赛芙蓉,石榴花鬓,斜衬钗头凤,血染鲜红。浮瓜沉李,水阁凉亭,阵阵荷风划龙舟。夺桥竞彩相争胜,锣鼓丁冬采莲歌,悠悠扬扬真好听,燕语莺声。”那情那景,如今可还在?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我们固然应有宽阔的胸怀与博采的气度,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强壮我们的血液和肌体,丰富和创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也要理直气壮地反对盲目地崇洋媚外之风,什么都是外国的好,以外来文化来取代和否定我们的本土文化及其文化传统。同样,在学界,我们在反对倒退复古、抱残守缺的同时,也要反对和警惕生搬硬套地移植西方文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上一条: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与传统节日体系
下一条: ·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越过越多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孟琳峰]破碎与重建:新媒体时代的神话知识趋同化·[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
·“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