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与传统节日体系
  作者:刘魁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25 | 点击数:15671
 

   编者按:今年的中秋及国庆放假安排颁布后,人们已经纷纷开始憧憬并安排这段假期。从年初到年底,我们每年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不同的节日,给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中国人的节日,在一年四季里安排得那么错落有致,好像一曲美妙乐章。在中国,节日体系和时间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节假日改革后,很多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对我们的节假日产生了深远影响,节日体系的变化,成为我们认识传统的一个新契机。


  演讲人:刘魁立

  演讲人简介:民间文学、民俗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中日韩)会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学术委员会顾问。出版专著《刘魁立民俗学论集》等。

  阅读提示

  ■我们的节日核心是我们自己和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系统的时间安排。

  ■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换一个方式来思考公共时间。假日作为一种资源,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取得效益,也会在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上收到效益。

  ■在我们的节日中有很多健康的,鼓励着我们向前走,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拥有幸福感的因素。我们因为有了这些节日,因为有了这些节日里面非常有意义的仪式性活动,生活就变得特别有情趣,我们的幸福感就变得特别实在,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特别和谐。

 

  节假日改革——时间制度的转变

  中国的节日自古以来就和时间制度联系在一起。我们作为中国人非常幸运,我们的生活和其他的国家、其他的民族比较起来,更加有情趣、更加有诗意。哪一个国家会在一年当中过两次年?哪一个民族会像中国人这样一年过两回生日?正因为有这样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安排,所以我们的生活变得特别有诗意,我们整个生活的旅程也显得特别快乐。如果与外国人的节日比较,我们会发现,国外的节日大部分是以宗教人士的纪念日作为核心的,随意性就比较强。而我们对节日的安排,不是以个人的纪念日作为核心,我们的节日核心是我们自己和自然的关系,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系统的时间安排。

  三年前关于节假日的改革,实际上是100年来我们时间制度的一次极其重要的转变。原来我们所实行的历法通常叫做“夏历”,是肇始于夏代的。以12个月为一个周期,正月作为新时间周期的开始。到了商代,按统治者的规定,周期提前了一个月;到了周代,起始点又提前了一个月,就是以11月的初一,作为一年之始。到了汉代恢复夏历,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这种历法逐渐成为全国性共同奉行的时间制度。在过去我们也称夏历为“农历”,或者又叫“旧历”。

  1912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孙中山先生颁布《临时大总统历书令》,规定废止通行了数千年的“夏历”,实行中华民国“国历”,就是通常所说的“西历”或“公历”、“阳历”。国号变了,年号也变了,叫做“民国”多少多少年。这种变化和过去历代皇帝改历几乎是一样的。从此,按新历法,一年是从1月1日开始的,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曾经“新历”和“旧历”并存。在新旧并存的时间里,春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已经不放假了。到了1928年、1929年,为了实行新历法,有的地方居然动用行政手段在一些地方查抄卖年货的商家。这个办法实行之后,民族传统节日在整个假日体系当中就逐渐失去了地位。到1949年建国以后,我们当时的政务院(现在叫国务院),也颁布了一个制定假日的办法,里面只规定了春节假期,而其他的民族传统节日仍然被忽略了。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发布了一个正式命令,说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春节以后不再放假。于是大家都抓革命、促生产,在这个时候叫过“革命的春节”,不许放假。十年动乱结束后,大家又照样去过自己的春节了。

  春节很幸运,在我们的国家假日体系里面仍然存在。但其它的节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差不多100年来几乎没有给清明、端午、中秋这些非常重要的节日一个真正的法定假日,民众也很少能安详地度过这些自己非常钟爱的传统节日。

  说起来很有意思,包括春节在内的很多假日,虽然给了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原来的所谓新年就是指我们的正月初一,“正月”就是新一年的开始,新的一个时间周期到来。可是后来,“新年”这个名字挪到了所谓公历的,或者我们通常叫做阳历的1月1日去了。春节没有了名字之后,我们就几乎没有办法去称谓它。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春节变成了“二等公民”,好像“节”就比“年”要小一个等份。此外,连“元旦”这个词也被挪到1月1日去了,原来我们叫做“大正”或“正日”,又叫做“正月初一”,还叫做“元旦”,因为是一元复始,第一个早晨,所以就把它叫做“元旦”。元旦被挪到1月1日之后,正月初一已经再没有了名称,唯独留下的就是除夕。当我们说除夕的时候,大家都非常明白指的是腊月三十晚上,腊月的最后一天,绝对不会放在12月31号去说这是除夕。因为对于阳历来说,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没有什么“故事”,没有事情要做,但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就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从腊月初八开始,我们就几乎已经进入到“年”的准备阶段,整个腊月全在忙年,忙着结束头一年的时间周期,迎接新的时间周期。在这个时候要准备衣服,要准备吃食,要准备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等,我们要做非常多的事情。而且到了过年的时候,还要把我们的祖先请回来,还要把福佑我们自己生活的诸多神仙力量汇集在一起,把他们也请回来,使我们新的时间周期能够平安而且有成效地度过。所以腊月三十这一天晚上的称谓仍然叫“除夕”。

  只有在2007年12月7日国家颁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之后,才能说100年来传统节日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如果要是从1912年《临时大总统历书令》颁布算起至今将近100年,如果从1928年彻底废除旧历算起也有80多年了。在这将近100年的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普通百姓钟爱自己的传统节日,一直努力地保持着习俗传统,这是假日体系改革最根本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全国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钟爱、关注和将之传承继续下去的强烈愿望,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的调整是不可能的。此次改革实际上是一种跨时代的举措,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改革相比过去增加了一天的假日,也就是由原来的10天节日休假变成了现在的11天,我们全年的休假日就是52个周末加上这11天,一共是114天。当然在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属于全民节假日的特殊日子,例如各少数民族同胞的传统节日等等。

  “国家日历”的重新定位

  我们把整个节假日体系叫做一个国家的“国家日历”。我们国家日历的“节日体系”,包括民族传统节日和我们共和国的新的节日。一个国家会以怎样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国家日历呢?以“黄金周”为例,它被看做是一种资源,我们姑且叫它做“公共时间资源”。这种资源能够创造什么效益呢?有的人认为可以促进消费。公共时间资源就像湿手帕一样可以拧出水来。有人拧的是消费,拧的是金钱。大家都知道节日经济,它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创造出了所谓“黄金周”这样的字眼。

  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换一个方式来思考公共时间。假日作为一种资源,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取得效益,也会在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上收到效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否过于重视经济层面的收益,而忽视了这些假日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可能创造的效益。我觉得,我们的公共时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一部分资源被浪费了。那么百姓在公共时间资源里又收获了什么呢?可以收获家庭团结,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和谐,可

  以提升民族自豪感,可以更清晰鲜明地将民族身份的标识印刻在我们心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新网-人民政协报 2010年08月23日 18:1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赵书]“七夕”不宜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下一条: ·[刘锡诚]重建国学与节日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断想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