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邵培仁 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
  作者:邵培仁 范红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0 | 点击数:14938
 

  1、春节联欢晚会——家国同构的世俗神话

  前文述及,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民俗,成为今日中国人的现代“神话”。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农业社会里具有浓厚乡土色彩的传统春节的一系列仪式,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除夕之前,有许多规定程序,如除尘(除旧布新之意)、贴春联、挂年画、贴门神、杀猪宰鸡、炸面果子、包饺子、元宵、除夕夜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正月初一放鞭炮、给孩子压岁钱,亲朋好友、邻里之间互相串门拜年;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等等,这些习俗在城市里已经渐渐消失,春节的仪式色彩越来越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成为营造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手段。“大众媒介通过对节日的呈现,代替了人们节日生活的实践。传媒对节日的报道所呈现的节日气氛,影响了人们对节日的感知与行动,媒介仪式覆盖了节日仪式。”⑿因此一年一度的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人除夕夜的重要仪式。它完美地将节日庆典与社会政治联系在一起。以下,笔者试从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语言、表演、符号、参与者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分析。

  仪式的神圣性在于它和日常生活的区分。仪式有着清晰的时空标志,具有高度的象征性。那么,在春节这个中国人重要的生活时刻里,“春晚”是如何成为除夕夜的重要“仪式”的呢?如今,在春节联欢晚会热闹的启幕歌舞里,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北京时间20点零分零秒,中央电视台**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现代中国人的“春节”在此刻真正降临了。“春晚”从开场之时,就不断强调“北京时间”的概念,创设了一种“天涯共此时”的氛围。这种“共时性”因素,是仪式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也可以有效地询唤起观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全民性的一体感。如此一来,“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种电视形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这与其说是对传统家族观念的认同,不如说正是因为传统家族仪式所连接的天、地、神、人的观念及其实质在现代社会中的衰落,它所留下的结构性空缺被电视予以填补,才使得晚会成功地镶嵌到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中。”⒀在晚会进行过程中,“北京时间”的概念反复出现,考虑到“春晚”的收看群体不仅有国人,还包括海外华侨华人等等,打破了作为“民族国家”的地域上的限制,营造了全球华人“四海一家”的家庭感。聚集在电视前面的观众,因为有了“春晚”这个共同的观看对象,因而形成了一个泯灭了时空界限的共同的“剧场”,置身于“春晚”剧场所营造的这个文化“场域”里,晚会节目的内容如何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观众(参与者)对信息的分享。在这种时候,传媒的活动不再是信息传受的过程,而是成为一种媒介仪式,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大众传媒则通过呈现和介入使受众获得戏剧性的满足感,受众追随大众传媒而进入到“观念世界”中,化为媒介创造的“观念世界”中的一员。”⒁所有收看“春晚”的观众都成为这个媒介仪式的参与者,成为这场文化狂欢中的一员。在“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这个共同的身份下,在文化、心理上联结为一个“共同体”,从而塑造了文化上的认同。

  就语言而言,“春晚”从主持人到演员的台词主要以普通话为主。但事实上,中国的方言不下数十种,但是在“春晚”这个具有统一象征的、主流意识形态化的“观念世界”里,普通话成为主流的、无可置疑的中心话语,虽然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近年来独领风骚,成为晚会的主要节目形式,随着小品的走红,东北方言、四川方言、广东方言等也逐渐为国人所熟悉,但并不能动摇普通话的中心地位。这种语言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中心主义的观念,进一步巩固了人们对国家观念的认同。

  从节目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主题:家(孝道、感恩、和睦)、族(团结、理解、同心协力)、国(强大、和平、国泰民安)、统一(台湾思归,故土难离,边防巩固,)、发展(变革、生产、富裕)等等,一派欢乐祥和、四海升平的景象。在观看的活动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想象和愿望,它泯灭了事实上存在的不同阶层、职业、身份的人群的差异,制造了受众的“同一性”,在“春晚”这一仪式时刻里,创造了一种“家国一体、普天同庆”的“共同感”。虽然有人批评“春晚”刻意回避敏感问题,报喜不报忧,但是综观最近两年来的春晚,在节目中也出现了一些重大事件的再现,如奥运会、汶川地震、抗击冰雪灾害等等,这些精心设计的节目都是为了唤起国民意识,在国民精神上产生“风雨同舟、万众一心”的高度凝聚感。

  此外,演员的服饰、布景、舞台、画面、道具等各种符号,如张灯结彩、红灯笼、福字、舞狮、锣鼓、地图、山河、旗袍、歌舞、民族服饰、京剧脸谱、民间绝技的集中展演等,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奇观”。这种“奇观”往往具有意识形态的功效。因为奇观本身就是“一种表象的肯定和将全部社会生活认同为纯粹表象的肯定” ⒂。精妙绝伦的表演、气势恢弘的场面,喜庆热闹的年味儿,如此种种,使观众们深深沉醉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盛世景象的“想象”里,获得了满足的快感。比如,2006年央视“春晚”在“张灯结彩大拜年,天地人和万事兴”的名义下,设计了全国35家电视台及其主持人联合使用传统猜灯谜的方式来完成“张灯结彩”的串场结构,如同一场家庭的团圆会。家族、宗法和国家意识在这里高度融合,强硬的国家权力柔和地转化为人伦和睦、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这种转换对于强化社会成员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意识,极具感染力。

  2、奥运会开幕式——全球瞩目的媒介奇观

  把2008年8月8日说成是中国人的一场盛大节日并不为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一次盛大演出,一场充满了中国符号、中国演出的视觉盛宴和媒介奇观,令世界为之倾倒、惊艳,由此引起了对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作为典型的仪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文化、中国气度、中国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和展现,同时唤醒中国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认同和民族情感,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北京开幕式上动用了一切手段来使想象的中华民族和抽象的奥运精神具象化。恢弘壮阔的缶阵、三千孔门弟子峨冠博带口诵论语、“和”字方阵、历史悠久的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焰火礼花等等再现了礼乐之邦、文明古国的煌煌风采,尽管这里不过展示的是一些华丽的文明碎片,但是众多传统文化符号的华丽能指,集中指向一个“中国神话”的所指,的确取得了令人眩目的奇观效果。它使世人对于具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华夏文明的想象落到了实处,充分诠释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由张艺谋导演一手制造的“中国神话”在当夜大获成功,不少媒体和网民把开幕式形容为“中华文化的满汉全席”,而国外观众则将其视作“China Magic”。种种不可思议的绝妙景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外国人对于中国这个东方神秘古国的“他者”想象。

  有人对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符号的运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将这些符号的特点归结如下:“其一,这些符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型,或者说是原型的具象化。由于每一个原型中都有着中华民族精神和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这一民族祖先或先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因而能迅速唤起群体认同感和集体无意识,并具有打动成千上万具有相同文化身份的人的心灵的力量。其二,这些符号是以美轮美奂的仿像和奇观形式得以展现。”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10年07月1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新中国法定假日浸染着民俗文化斑斓
下一条: ·[朱承]《礼记·月令》的自然、生活与政治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
·[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
·[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