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湖杯感受春节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活动”:大学组二等奖·
进了腊月,年的脚步就进了,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
小时候,对勤劳最深的记忆来自于一种粥——腊八粥。
在家乡,每年都过腊八节。初七晚上,母亲会提前选好材料,有大米、小米、绿豆、麦仁、红枣、花生······然后就开始忙碌起来:淘米、泡豆子、去核、精拣,第二天在半夜时分就起床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等到一家人起床的时候,粥也熬好了。都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在寒冷的早上,喝上一碗热气腾腾、香甜黏稠稠的粥,感觉肚子会舒服一年!
记不清奶奶在我耳边唠叨了多少次,懒汉和懒婆娘饿死的故事。每次吃完腊八粥,奶奶都会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户勤劳的夫妇,生活的很幸福。但他们有一个儿子太懒,懒到什么程度呢?吃饭的时候筷子掉到地上都懒得捡。后来,懒汉娶了个懒婆娘,懒得油瓶倒了都不扶,老两口在的时候,懒汉和懒婆娘还衣食无忧,等老两口病死了,懒汉和懒婆娘坐吃山空,把家败光了。最后没饭吃只能挨家乞讨,把借到的粮食凑到一起,熬了锅杂粥,粥吃完后,两个人借不到粮食,就饿死了。所以他们死后,乡亲们就每年这天做粥来警告家人——勤养德,懒败家···说到兴奋处,奶奶还会用手抚摸我的脑袋。有时候,我会调皮的问奶奶:“那妈妈呢?是不是懒婆娘?”奶奶会笑得仰起头,而母亲往往在灶边收拾碗筷,也笑着看我,我仰起头,看见奶奶和母亲的目光交集重合,奶奶会低头悄悄的告诉我:“你妈勤着咧,邻居都说咱家的灶烟冒的早!”说罢,仍是笑,母亲笑,我也笑······
小时候不懂,做腊八粥的材料,每次都是妈妈一个人准备,奶奶怎么不帮她一把?那样妈妈就不用那么早起床了。长大后才知道,我家乡的风俗是媳妇张罗腊八节,一是教育她们学会勤俭持家,二是为了显示婆婆的地位。而新媳妇是必须要过腊八节的,否则会克死婆婆——这只是流传下来的习俗。据说,从前在杨庄一带,有个很懒的媳妇没过腊八节,第二天她婆婆就被克死了!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媳妇们谁也不会冒这个险,担上懒和不孝的名声!媳妇过腊八节,早上要早起,村里有些闲事的人早上会守着看新媳妇家的灶烟,要是烟冒的早,就被说成是勤劳的;烟冒的晚了,就被冠上“懒婆娘”的帽子,成为人们饭后的笑资。所以村里做饭的媳妇们,腊八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做饭,争取一年里被人们称作勤劳的人。当然,今天看来,之所以早起床做饭,原因是粥中东西太杂,要长时间熬,才能出味儿。
腊八做的粥还有“除旧”的意思。通常意义上的年是从腊月八号开始的。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收拾出来以前的剩余粮食,凑在一起做了粥,以后就开始吃新的粮食了。当然,这饭也要体现出媳妇的巧,粥不能熬少了,因为粥熬少了证明旧的粮食剩余不多,媳妇不会精打细算,被挑事的婆婆撞见,又会是一阵训斥。
腊八粥的材料,先前流传下来的是八种,以谷物和豆类为主。后来,随着人们口味的改变,又掺入了葡萄干、杏仁、桂圆、核桃仁、枸杞等等,依个人口味而定,有人还加入了南瓜、肉丝、豆沙、山药,甚至在粥里加红糖,寓意着日子红红火火。材料也不是单纯的八种,真正成了一种杂粥!
后来到济南上学,一直没吃上母亲亲手熬的粥,每年腊八这天,报纸上会登出千佛山的寺庙“施粥”,队伍排的很长,市民早早的等候以求得一年的福祉,于是懂得腊八粥的来源不仅和“懒汉和懒婆娘”的故事有关,还和佛教的起源有关。在佛教文化中,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节日。
除了做腊八粥,在腊月初八这天家乡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每年腊八日吃过午饭,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剥蒜了,一瓣一瓣的放在盆子里,一会儿就是一座用白蒜堆成的小山。有时候我也参与,过会儿闻闻指头,一手的大蒜味儿!同是腊八的节日,很奇怪奶奶也参与了——可能和她爱吃蒜有关!等把蒜都剥完,用水洗净,摊开晾在篮子里,水干了把蒜倒在大坛子里,用醋泡起来,再用塑料纸密封住,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大功告成了。一星期以后就可以吃,这样的蒜,到时候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酸辣可口。
做腊八蒜的材料也是有讲究的,以前流传下来的是用紫皮蒜,因为蒜小容易进味儿,并且蒜脆不至于蔫儿了;至于醋,最好用米醋,因为色淡,腌好的蒜翠绿,而用老醋泡过的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剥皮后的蒜用水洗过后必须晾干,带水就容易腐烂不易保存了。把坛子口扎严是为了防止醋蒸发。至于放在阴凉处,似乎没什么讲究,奶奶说是为了防备我这个馋猫的,小时候我会偷偷拆开坛子吃蒜,辣的眼泪直流。
等腊八蒜腌好了,每顿饭端上饭桌吃上几瓣,作为下饭的引子。当然,最主要的是留着除夕夜吃,吃着饺子就着腊八蒜,酸酸辣辣的,连醋也省了。听妈妈说,民间流传下来,除夕和大年初一,是神仙送财和散福的日子,百姓要用鞭炮欢迎,但是不能动蒜槌捣蒜,否则会把财运都捣没了。所以不能吃捣的蒜,只能吃提前准备好的腊八蒜。
至于腊八蒜,顾名思义是因为腊月八号这天腌的才得名。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腊月八号这天腌呢?奶奶告诉我,只有这天腌出来的蒜才会晶莹碧绿如翡翠,好看!
去年暑假去北京,去了几个老字号包子铺,发现他们的特色菜里就有腊八蒜,点了就着吃包子,要么太酸要么有点辣,再也不是记忆里的酸酸甜甜了,却依然是晶莹碧绿如翡翠的颜色,不禁有些好奇。直到翻资料才发现,蒜遇到醋,不论何时都会呈绿色,所以奶奶的话也不完全是对的,但是,遗留下来的风俗,确实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现在,一些旧的习俗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所以,越来越多学者和研究家们开始重视民俗及其作用,随着国家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对中秋节和端午节的重视,人们在渐渐找回记忆里的那一抹温情,而无论何时,我不会忘记腊八节,那段留在心灵深处的温情回忆。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