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日,“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五届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和中国俗文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所民间文学室承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大陆和台湾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多位青年学者。
本次论坛会议的主题为“与传统对话:民间文化的当代观照”,学者们会前先在网络上提交论文、引发讨论,会上进行更加开放性的争辩,对民间文化的传统性、当代性等问题各抒己见,激烈交锋。
民间散文叙事与学术史
对学术史的回顾和研讨是历届会议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例》一文,针对本学科经典论文,重点指出了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历史演进法”所具有的明显局限,即一源单线的理论预设与故事生长的多向性特点之间的不相符、故事讲述的复杂多样与文献记载的偶然片面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材料解读过程中基于进化论假设的片面性导向;同时该文也对顾颉刚故事学范式的科学贡献及其学术精神予以了充分肯定。发言引起了学者们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提出了还原历史真实性的问题,但顾颉刚故事研究范式的杰出成就是学者们一致认同的。
北京师范大学康丽的《民间叙事中的故事范型及其序列组合方式——以中国巧女故事为例》认为在民间故事中构成叙事结构的最小单元是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具体文本中的母题和包含这些母题的故事范型,它们聚合为序列组织,以相同事件的并列或相关事件的递进,完成了对该类型故事讲述主题的强调,宏观地体现了重复规律在同一故事类型中的运作过程,是民间故事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传统叙事规律之一。
中国科技大学祝秀丽《解析“孟姜女”:女性的人生历程》一文则不同于自顾颉刚之后的研究者对孟姜女行动和命运意义的关注视角,而是聚焦于其作为女性的人生之途富有意味的象征,运用民俗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解析表层叙述话语背后承载着的关于女性成长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同时考察孟姜女故事不同的讲述人主体所赋予的性别差异,发现男性讲述人关注较多的是故事中的历史、地方风物等社会内容,女性讲述人关注较多的是家庭、生育等心理体验,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传承特点,使孟姜女故事既满足了男性的心理期待,又赢得了女性的情感认同。发言后有学者质疑:故事的讲述人性别和文章所谈到的女性意识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指出女性主体并不等同于女性意识。
中国传媒大学王杰文《直意与隐喻——十八打锅牛的传说研究》关注了历史与传说的互动关系。借助对“十八打锅牛”这一移民传说的著名之作的分析,将事实与虚构进行比对,关注思想的真实性,认为传说与历史本身具有对应关系,历史并不仅仅止于信仰的真实。
同样关注传说与历史真实性构建的还有山东大学叶涛《传说、信仰与乡村生活空间——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被当地民众认作是牛郎故乡的山东省沂源县牛郎官庄村的田野调查,结合对当地碑刻、县志、家谱等民间文献史料的分析,追溯了当地牛郎织女信仰的历史渊源,指出村庄家族历史、日常生活与传说之间的互动是一种逐渐附会结合的过程。发言中同时强调了对民间文献的重视和运用。
北京大学陈泳超所撰《再论<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对中国神话学和上古史研究中历久争讼的一个关键命题提出新的看法:认为以五行相生原理来解释世运的所谓“新五德理论”,最迟在董仲舒那里已经确然存在; 刘向父子创作了《世经》帝德谱,该谱所蕴含的“汉为尧后”与“汉为火德”两个命题本质上是为了汉代寻找合法性依据的,父子之间并没有原则分歧,而且刘向很可能最先发布了汉代帝室刘氏宗族的迁徙路线图,只是由于“新五德理论”先天具有的轮转特性后来被野心家王莽利用来作为篡汉的舆论工具。
台湾辅仁大学锺宗宪《论上古民间文学的“沉默现象”》一文提出关注“沉默现象”:民间文学的“生命树”由于材料的缺失导致很多现象是隐形的,在新材料出现之前这些隐性的部分都叫做“沉默现象”,应在关注基础上进而反省口头传播与书写记录传播之间,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之间存在的问题。发言同时强调指出民间文学的两个重要特性,即不必要存在范式和配合演出而存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7-8-29 23:41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