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寄希望于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亟待保护,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与文化传承的断层密切相关。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让大批青年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将他们吸引到保护、传承和研究的大军中来,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作为一个纯粹民间的学术网站,“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自2002年开坛以来,发表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团结了大批中国青年学者,相继在北京、内蒙和山东召开了三次学术会议,引起了很大社会反响。此次会议召开前,提交给会议的56篇论文在该网站发表后,网友们对论文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和不留情面的批评,有的论文跟贴多达80多条,一位署名“子曰诗云”的网友,发表了一篇题为《被讨论,是一种幸福》的感想,引起了许多论文作者的共鸣,显示出一代青年学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心热爱、不懈追求和良好学风,展示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此次会议上,来自台湾海峡两岸的学者们以“文”会友,欢聚一堂,共同探求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合力研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机制。台湾辅仁大学钟宗宪教授和台湾东吴大学鹿忆鹿教授,还出资设立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奖励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所发表的有关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此次会议上,将对从应征论文选出的优秀论文颁奖,《民俗研究》杂志将刊载这些获奖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不仅是一项由学者呼吁、政府支持的文化精神重建活动,也是一项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人心工程。此次会议,不仅几个主办单位倾注了大量心血,武汉名流置业有限公司作为联办单位,也为会议的筹办出策献力,他们提交的论文《城市住宅建设: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平台》,对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思考。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名流置业有限公司还联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推广基地”,准备就相关项目长期合作,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全社会对该保护工程的关注与自觉参与,也与国家制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相一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的财富,每个人对其都有保护传承的责任,正如武汉名流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瑞在会议致辞中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全社会都应该动员起来积极主动参与,要从每个人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上做起。”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6-8-6 15:49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