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则指导调整方案
草案发布后,国务院发改委负责人对调整节假日的思路进行了说明。这位负责人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最早是由1949年政务院制定的,1999年国务院进行了修订,将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共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定节假日的安排显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传统文化特色缺乏,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
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活动,主要是通过带薪休假来安排的。由于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多数群众只能集中选择在公共假期出行。这样必然导致交通拥挤、食宿紧张、景区人满为患等现象的发生,群众的利益和出行质量受到影响。
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丰富内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高质量、有利发展、促进和谐”。调整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此次节假日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已经达到115.3天;第二,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第三,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时间分布上要相对分散;第四,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要与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相结合。
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重视的传统节日。在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和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后,选择将这几个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将除夕列为法定节假日,其主要理由是,除夕是广大民众特别看重的全家团聚、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贴福字、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守岁祈福等丰富的民俗活动。同时也考虑到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的限制,在专家充分论证和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将春节放假起始时间调整为除夕。
发改委还强调,调整之后,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3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职工个人带薪休假并存,各地、各部门都应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针对人们出行的新变化,尽早开展相关预案的研究准备工作,确保节假日安全和谐的氛围。
许多人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
新的方案虽然获得大部分人的诉求,但也存在着反对的声音。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教授就是反对派的代表,他在接受中国网的一次访谈中明确表示:黄金周假期只能增加不能取消。
王衍用说,黄金周不是旅游黄金周,而是休假黄金周。黄金周应该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一部分人从技术层面,盯上了黄金周在旅游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从战略和宏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王衍用认为,3个黄金周,除了春节特殊一点之外,其他两个7天可以说是为中国人成功地推行了休假制度,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这次改革中把一些民俗的节日加进去,但是把黄金周的时间改掉,尤其是把“五一”黄金周取消,是一个“极端不人性”的作法,因为春天正好是人们出游的季节,“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春游和踏青,集中放假保障了老百姓休假的权益”。
王衍用还预言,取消“五一”黄金周,将对春节、“十一”两个长假的旅游造成涨价压力,价格上涨至少20%。
节假日调整,除了在侧重人们的休息权和传统文化外,带薪休假也成为一个重要特征。有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调整现行的休假制度能够更好地均衡旅游资源,对旅行社和客人来说都有好处。如果真能实现带薪休假,就可有效缓解黄金周造成的出游压力,错开供需矛盾高峰,但很多人都表示担心,带薪休假会成为一纸空文。
广东国旅董事、总经理谷训才认为,“五一”长假是不少“驴友”的旅游假期,今后取消了,带薪休假虽可成为个人“灵活的黄金周”,但如果有些单位不实施或变相取消带薪休假,势必会有部分人的旅游计划受到影响。
“各界专家对现行休假制度的探讨中,都没有关注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休假少受益者。”谷训才说,“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不能成为纸上权利,当现实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族群能享受到完整的带薪休息权时,我们必须关注那些未受益者。”
新的假期调整过程,大大增强了方案民意调查的透明度,已然带动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反映出人们的权利诉求渠道大大增加。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还丰富了人们的政治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是政治民主进程中新的里程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20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