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李冬君]关于《叶隐闻书》和武士道
  作者:李冬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20617
 

  这显然是自诩,有意美化历史,自从有了幕府,许多天皇的命运,就如同曹操治下的汉献帝,实在是可怜兮兮,素行所言,乃大而化之。重要的不是历史事实,而是精神,是日本立国的精神,为了表达某种精神,日本人往往会忘记历史,把历史当一团泥,用思想捏来捏去。

  素行那一吼,使日本人猛醒,清朝是夷狄,中国在此!如老和尚当头棒喝,喝掉了江户朱子学的魂——朱子学是夷狄之学,回到孔孟去!道理很简单,不用多说,因为清朝信奉朱子学,而满人是夷狄。视满人为夷狄,这样的“中国心”,不光日本,当时的朝鲜和越南,亦如此。素行叛逆了朱子学,是日本思想走出“唐化”的开始。

  日本文化里有“两个日本”,一个是“唐化”的日本,另一个是“欧化”的日本。日本有过两次文明开化,一次是唐化——大化改新;一次是欧化——明治维新。唐化,为中国唐朝文化所化;欧化,为西方文化所化。而素行所处的时代,正处于历史转折期,日本向何处去?素行的“中国心”,还以孔孟为根本,素行尊王攘夷,还是个天下观里的格局,只是换了一个位置,把日本放在中心了,思想还在中世纪。

  至吉田松阴,时代变了,欧化来临,天下观不适应了,孔子也出了问题,他必须冲出素行思想范畴的樊篱,其动力,不靠思想,靠狂气。用狂气打倒孔子,这就要直奔常朝而去,不管他自觉,还是无意。如果说,素行的“中国心”还是根据《日本书纪》,那么,他就要更深入一步,到《古事记》去。《古事记》没有思想,都是神话,充满了原始的狂气。

  《叶隐闻书》中颇有超是非,超善恶,超生死的言论,其根柢亦在《古事记》,打倒孔子,他可以从《叶隐闻书》汲取狂气,可面对欧化,他必须回到《古事记》,从神话里,汲取神的狂气,为天皇万世一系,建立信念和依据。针对他所说的“此大八洲,乃天日所开之所”,日本朱子学者山县太华即刻予以反诘:所谓天日,又称太阳,普照世界万国,岂能作我一国之祖宗?反诘如此有力,可他对皇国之道基于神话,依然寸步不移。这就是松阴,敢于坚持非理性,但他并不缺乏理性的精神。

  他手不释卷,大声朗读:“兴起拿破仑,倡导自由……”向历史的纵深处,奋不顾身的一跃,一头扎进神话,如芭蕉俳句名言:古池,死一样的寂,蛙儿飞矣!向着死亡飞去,新时代因死狂而开启。

  开辟时代的拓荒者,其本能中便含有伟大的狂气。而《叶隐》之道,即修炼狂气,造就伟大的狂者。

  八、日本文明的狂气

  读了《古事记》就知道,武士之狂源于神狂。《叶隐闻书》里的死狂,已经让我们触目惊心了。可是同《古事记》的神狂比起来,都变成了小菜。神狂起来,无道德可言,没道理可讲,道德和道理,都是人事,与神无关,神只管狂。神没有是非、对错、善恶、好坏之分,唯有意志,很单纯。神不需要有思想,但要有自由,自由起来就会发狂,狂得惊天动地,宇宙乱了套。

  速须佐之男命去高天原找他的姐姐天照大神,一任性就闹起来,闹得天照大神躲进天之石屋里,高天原黑了,万物都要死去,他好玩而已。害得八百万众神都来了,连哄带骗,使天照大神出了石屋,于是,高天原恢复了光明,万物又开始生长。众神决议,惩罚了恶作剧者。速须佐之男命后来乞食于食物之神,那神从口鼻和肛门里取出食物,做成食品给他吃,被他看见,嫌脏,将那神给杀了,并用那神的身体,造出了人类的食品。接着,他为了拯救人类,又斩杀了八岐大蛇,从此开国。从大闹高天原,到斩八岐蛇开国,他是那么率性,不像中国文化里的孙悟空,需要带上紧箍,并以咒语提示,历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

  对于他来说,自由意志是因,开国是果,自然而然,也许,他如此顺利,是因为他出身于神系,而孙悟空,只是从石头里蹦出来野猴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光明网-博览群书 2010-07-05 01:05: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吴熊和]宋词中的民俗
下一条: ·[洪九来]“封建”一词的文化史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
·[李琳]文昌信仰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科举文化·[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新的文明交流框架·[李雨露 沈昕]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非遗文化场域空间生产的实践研究
·[李涵]倡导新时代“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尚·[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