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李冬君]关于《叶隐闻书》和武士道
  作者:李冬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 点击数:20618
 

  五、为了死而死

  除了受父亲的影响,常朝还受了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禅僧湛然,教他世事无常,捻出一“幻”字。

  还有儒者石田一鼎,教他儒者之勇,高举一“刚”字。两个“刚”字,都进入了他内心里,一个“刚”字,是被父亲吹入生命中的,那是武士之“刚”,而另一个“刚”字,就是儒者一鼎教的。一个武士之“刚”,一个儒者之“刚”,这两个“刚”字,主宰了他,它们看似一致,而实质不同,在他的内心里对峙,看谁压倒谁。

  毕竟是父亲,除了精神上的影响,还有遗传起作用,使武士之刚,逐渐克服了儒者之刚,占了上风。他创立武士道,很注意二者的分别。

  武士之刚趋于美,乃行动美学;儒者之刚趋于理,行动服从伦理。趋于美为“叶隐流”武士道,趋于理为山鹿素行之儒教武士道。从《叶隐闻书》,我们几乎看不到山鹿素行对常朝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通过一鼎的教诲。一鼎用儒学刚强精神陶冶常朝,其中就含有儒教武士道。

  山本常朝武士道是狂人化的,山鹿素行武士道是儒生化的。儒生化的武士道,强调死的目的性,即天下大义,就像我们常说的,死,有轻于鸿毛,有重如泰山。因此,死之轻重,是需要掂量的。而常朝对此极为反感,他说,死就是死,没有必要这样算计,算来算去,还是怕死。怕死的武士道,是“上方风”武士道,把商人的算盘,放在了武士道里,嘴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骨子里还是怕死。常朝认为,死不需要有别的目的,死本身就是死的目的。真正的武士,应当为死而死,纯粹的死,绝对的死。死,是彻底的生,应当以天下国家为出发点,而非最终目的。

  与《叶隐》同时,还有另一本书,是大道寺友山的《武道初心集》。

  大道寺友山,向山鹿素行学习军学,且寄心于儒教,他说:“一个优秀的武士,应该牢记,从正月元旦一早起,拿起筷子吃煮年糕饼时开始,到那一年尾的大年三十夜,每日每夜把死不间断地挂在心里,是一切事情中最重要的事。如果日日思死,也就从所有的恶事和灾难中逃离。”这样的思死,其实是逃避死,要从死里解脱出来,而非视死如归,真的去死。一个每天把死放在心上的人,而始终没有去面对真正的死,真的像做戏。“等待了一整天的死又回来了,总是盯着不动。”这样的死,如白日梦。所以,那每天如一日地思考死,就如常朝所言:每天早晨,你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考虑死还是不死,假想着彼时死,或此时死,死的盛姿等,而武士道本来就要切断这种对于生的执着心,所谓武士道,其实就是豁出命来本身。决死而立,便把死恭送给对手了,这就是狂气,而非道理。

  有了纯一的死,生才不会无望,总要为什么而死,死就不得其所了。

  六、带着美去死

  武士道真谛,就是看透死,于生死之际,首先求死。这没有多少道理好讲,只是觉悟而已,追求死的意义,讨论死值与不值,是跟死做交易,用死来演出,这样的死,有如胸粪,令人作呕不已!死也许远离了目标或者不值,但不可耻,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求死者来说,求死而生是无败,求死而死亦无败。求死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了!所以,看透了死,一生无败。真正的武士道无言,“死”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跟“死”讲道理,那是在演戏,在做交易。“死”是一种精神,没有什么理性,求“死”就是非理性。死,什么时候、以怎样的姿态,来探望我们,谁也不知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光明网-博览群书 2010-07-05 01:05: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吴熊和]宋词中的民俗
下一条: ·[洪九来]“封建”一词的文化史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姚琼]从怨灵到御灵:论古代日本御灵信仰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联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
·[李琳]文昌信仰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科举文化·[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新的文明交流框架·[李雨露 沈昕]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非遗文化场域空间生产的实践研究
·[李涵]倡导新时代“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尚·[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陆薇薇]日本灾疫叙事中的妖怪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