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知识中的伙伴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论文信息
  作者: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组委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07 | 点击数:8021
 

  

会议专区


  作者        论文题目

  石少涛 “节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辽宁省09年开展的“节会”活动为例

  喻春艳 “偷青”风俗源流及其变异

  王万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背景探析

  程宜 从磁州窑酒器观察宋元的饮酒民俗

  李建宗、韩杰 村落信仰•民间仪式•社会功能——基于甘肃通渭县卧虎山庙会的个案研究

  柳倩月 地方性知识:从民间文学到文人文学——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学为例

  许莉萍 民俗的发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

  徐霄翔 浅析跑竹马的流变及社会功能——以苏北邳州为例

  李超 织女形象另探——关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织女负面形象

  田冲 东夷“尊鸟”与荆楚“崇凤”比较研究

  杜靖 二郎神原型考述

  方彧 论民间文学的“现在进行时”

  韩成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的制度支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保护实践及其启示

  赵冬菊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物考古中的作用和地位

  张勃 “亡佚”之后的发现——《北京岁华记》手抄本及其岁时民俗文献价值研究

  宁梅 关于史诗的文学批评:《格萨尔》中的神话隐喻

  朱超宇 国家对节日文化空间的型塑——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吴兆民 徽州民谣的地域生成与艺术价值

  中村贵 荆楚地区信仰习俗的继承性与发展性——《荆楚岁时记》中所见的“鬼”“神”信仰初探

  姚丽梅 惠州谭公信仰的形成与演变

  谭淡 济宁城南两村落民间信仰组织的比较

  陈秋慧 谨慎的传奇——透视1950年代张恨水民间故事写作

  王文超 晋东南民居建筑习俗仪式研究

  温建钦、郑晓妹 口头传说、民间信仰和地方社会——以下营村三山国王为例

  刘凤 傩文化传承过程中民间艺人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以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傩班为例

  王焰安 刘万章的民间文学搜集实践与主张

  郭瑛 柳蒿芽文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分析

  钟浴曦 论七宝古镇的开发与传统的重构

  王运涛 论文化消费主义视野下的话本小说功能与特征

  陈功 民间文化与乡村行政权力的博弈——对民间文化复苏的一种解读

  周宏仁 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以“博多祇园山笠”祭看日本节祭与传承

  朱林飞 浅谈传统民俗节日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花朝节对我们的启示

  陈国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胶东地区农民的日常习俗

  张成福 个人叙事与传统建构——以即墨“田横祭海节”为例

  谭业庭、任颖卮 崂山道教与当地民俗考略

  王怀义 论中国史前神话的图像传承

  王振威 理性之外——传统资源在现代乡村生活中的利用

  许钢伟 民俗——处于历史过程中的概念阐释

  孙丽霞 谈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金绳初美 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及其变化

  吕书宝 论俗文学在民间文化特色形成过程的作用

  钟俊红 盘龙宫:重修与仪式——基于《神明表文、祭文、祝文》的个案研究

  刘洁 浅谈民俗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以郑义《老井》为例

  李立平 庶民文化的现代转型——以东北二人转和台湾歌仔戏为例的讨论

  张鹏飞 天籁自鸣 直抒己志——简析《水经注》质朴简约之歌谣谚语

  陈秋 “听房”习俗的“身体人类学”解读;试论民俗学的女性研究视角

  王育婧 上海竹枝词中的城隍信仰

  马丹丹 文化与“文革”——“四五”一代阶级意识以及贵族自觉的探讨

  张畯 乡村祖先崇拜的形式变迁和意义消解——以西北边陲种田乡为例

  孙发成 乡土奇葩:常州梳篦艺术

  蔡连卫 杨家将故事的形成及原因

  李传江 舀海故事考

  赛瑞琪 仪式规约:芦墟猛将叙事系统的展演形态

  李跃忠 仪式剧《观音扫殿》略论

  耿波 艺术民俗批评的整体性建构及其批评转向

  吴祎 引人注目的新故事探究——评侯姝慧的博士论文《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簡憶雯 由中國大陸傳播來台的國語童謠之比較與分析

  李晓溪、李佳佳 云梦皮影戏的现状研究

  王素珍 在历史的传统里拷问民俗的意义——《中国民俗学史》的寻根之旅

  陈刚、刘丽丽 昭君传说中的神圣世界

  李超 织女形象另探——关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织女负面形象

  陈丽琴 壮族民间戏剧的文化生态探论

  柯小杰、姜群 “接大王”:鄂东南游神祝福习俗之又一典型事项;

  鄂东南端午龙舟祭拜特色和传承价值――西塞神舟会、保安端午玩会、送许会的比较

  刘壮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权价值

  孙正国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口头媒介

  刘捷 试论<五臧山经>中秩序化神灵体系的建构

  徐赣丽 民间传说与地方认同——以广西博白绿珠传说为例

  仲富兰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学科辨识——《罗永麟民间文化与通俗文学论文选》读后记

  张润平 花儿与诗经之比较

  谢国先 中国人类学与民俗学应该进入后翻译时代

  申小红 佛山“行通济”民俗浅析

  (如有异议,可致电18918259658)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10-6-24 13:3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第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会议通知
下一条: ·第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络时代的对话
   相关链接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第十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关于推迟举办“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21年会”的通知·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