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侃]年代、历史和我们的记忆
  作者:王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02 | 点击数:10507
 

  不过,关于记忆,在德里达式的理解中,其真伪的辨析已不再重要,至少不具有关键性。正如我们通过记忆来呼唤“鲁迅”,我们试图唤起的不是专名之后的肉身,而是其意义和价值。同样,当文学以记忆的名义展开时,我们同样不必拘泥于对记忆现场的复原(尽管有的作家竭力地试图作这样的复原),而应当留意记忆所提供的某种价值和意义。毕竟,通过阅读《史记》,我们理解了“鸿门宴”的历史意义,明白了项、刘等人的性格品质及其高低不一的历史价值。对于作家来说,幼年间扑入眼帘的世界图景,多少还只是一些无机的存在,尤其是那些无意中漠然的目击或日常中不以为意的熟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栏,高大的皂荚,紫红的桑椹;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以及枫杨、刺青和门楣上的子弹。这些无机的存在,在日后对记忆的追述中被唤起,纷纷进入某个构建意义的序列之中,成为有机的存在。在谈到《许三观卖血记》时,余华说:“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有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更多人的记忆。”也就是说,历史可以虚构,而目的在于唤起记忆。这个被唤起的记忆,其价值或意义,同样也可以用余华的一句话作一个通俗的释义:“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由此,文学与记忆,才进入了一个有价值的关系之中。

  记忆涉及民族伦理与人类道德

  1986年,余华在海盐的一间陋室里完成了《一九八六》的写作。1986年,是被如今更多的人所见证过的历史时刻。但《一九八六》在精神指向上,却完全是回溯式的。发生在1986年的一个偶然事件,被寓言式地理解成以刑罚为标志的民族文化记忆和以“文革”为标志的国家集体记忆,以及以“看杀”为形式的现代文学记忆。尽管这个小说是回溯式的,但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秘密:一旦我们的记忆丧失警惕,“恶”就会以隐秘的基因编码代代遗传。即使它不是以人山旗海的形式出现,也会在街头一角血腥上演;它既会在希特勒的队伍里涌动,也会在斯大林的阵营里翻腾;最后,它也不会在1986年终止,谁又能说《一九八六》仅仅是回溯而不是预言呢?

  顾城很早就吟咏过:昨天,像黑色的蛇。这条蛇,蜷在一角,僵了,冷了,死了,但某一天它却一定会复活,就在你渐渐忘却它的存在的时候。人,总是那样健忘。有多少人,已对我们曾遭受过的外侮心怀淡漠,对极权铁律下的死去活来印象迢遥。我们的历史因此容易陷入危机。记忆,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是一个涉及民族伦理与人类道德的机能。读一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就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伦理与道德。当我们的文学基于这样的伦理与道德,为我们唤起了记忆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就有信心用我们的记忆去抵抗即将颓败的历史。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3-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笔谈:历史的记忆与失忆
下一条: ·[王明珂]炎黄子孙是谁?
   相关链接
·[姚丽梅]饮茶到底吃什么?·[何赛飞]非遗的现代性传承与发展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周福岩]民俗/民间文化的伦理理性: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政治之间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丁庆旦]断裂的传统与现代性自救·[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俞玲]变“节”惟新:中华传统节俗的现代性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