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韩浩月]春晚从“新年俗”变“新庸俗” 文化被种种负累裹挟
  作者:韩浩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3 | 点击数:6957
 


  今年春晚完全可以因以下三个原因而成为最差的一届春晚:其一,作为春晚招牌的赵本山小品风光不再。晚会结束不久,小虎队的《再聚首》以超过两倍的支持率,将《捐助》甩在了身后,而随后某网站发起的“最烂节目”评选活动,《捐助》获得了总票数的47%,登上第一名位置。刘谦的魔术和王菲的新歌,在关注度和好评率方面,总体上也超过了《捐助》。赵本山小品是伴随着春晚一起没落的,人们对春晚的最大期待,也极有可能从此消失,赵本山构建娱乐帝国的宏大设想,也会因为在本届春晚表现不佳而有所受阻。

  其二,本届春晚是缺点被放大到极致的一个春晚。在央视通过自身平台对春晚进行一番猛炒后,大家发现演员无非还是冯巩、姜昆、巩汉林、黄宏、蔡明、郭达、郭冬临等一批老面孔。以往这些春晚老将还能勉强将节目凑点彩出来,今年干脆一个像样的语言类节目也没推出来;在节目形式创新上,也仅有小虎队再次集合亮相,算是给人带来了些耳目一新的感觉;“推新人”这个被空喊了几年的口号,更是彻底消失,有人说王小利算是春晚上的新面孔,但这位早就通过《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电视剧为观众所熟悉的演员,怎么看都不能算是春晚推出的新人。

  其三,春晚剧组的不思进取在加速春晚的庸俗化。无论是北京卫视的《阳仔演笑会》,还是辽宁卫视的《就差钱》,“本山集团”今年春节打造的另外两个节目,在效果上都要强于《捐助》。一档晚会的质量好坏,剧组的策划至关重要,央视春晚剧组将众多既不娱乐也无创意的节目凑到一起来,还美其名曰“节目精彩难取舍,零点之后需延时”,明显自信得有点过头了。

  以往人们反思春晚不好看的原因时,通常会将部分责任归到自己身上,比如娱乐选择多元化了,大众审美水平提高了等等,但虎年春晚通过自身的表现说明,这就是一场自以为很贴近群众的无聊节目大拼盘。大众的娱乐选择再多,审美水平再高,也扛不住多年下来养成的收视习惯,会将春晚当作春节娱乐首选,但春晚剧组如果不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用不了几年,人们再提到春晚,将不会再默认它是专属于央视的了。

  春晚的堕落不只体现于质量的下降,它的“贪大求全”以及对商业利益的妥协,一点点向底线逼近。对央视来说,其人才和平台的双重优势如果得以自由发挥,相信编排出一档创意十足的春晚并非难事。然而春晚的节目属性,注定了它不能单纯地娱乐,国家发展、时代进步、道德风尚等宏大命题,均要通过春晚有明确的体现,这无疑将春晚的娱乐空间挤掉了不少。历届导演都曾感叹过“春晚难办”,其实还不是众口难调的问题,而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实在展不开手脚。

  春晚在其结束后的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是大众高度关注的话题。但虎年春晚留下的话题其实并不多,分量也不重,除了赵本山小品、刘谦魔术揭秘、韩寒与刘谦短暂的博客交锋外,再无其他有趣的或者有延续性的话题讨论了。掐指算来春晚历史也将近30年了,早期春晚是当红歌曲和歌星的孵化器,后期春晚是年度流行语的诞生地,而虎年春晚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去年曾有人撰文称进入“后春晚时代”,那么今年我们已经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后春晚时代”第二年的春晚是多么地无聊、无趣和无味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青年报 2010-02-23 05:05: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调:53.3%的人看好网络春晚取代央视春晚
下一条: ·[袁跃兴]文人笔下的“年味”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