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能教出郭德纲吗?
□刘少华(辽宁职员)
为了保护、发展中国的传统艺术,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指示精神,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广播艺术团联合2010年将开办相声、喜剧表演专业本科班,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文化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相声、喜剧表演艺术人才。 (深圳商报2月21日)
这年头啥新鲜事儿都能见着。见过学完本科说相声的,没见过专门学相声本科的。弘扬传统艺术,挽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口号绝对响亮,可仔细想想这举办相声本科班真的算不上啥明智之举。
一是课堂之上教不出相声大师。相声本来就是草根艺术,来自民间的一种娱乐形式。一直以来,这相声可都是师傅教徒弟,口口相传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教的时候就是教几门基本功,至于细致的东西都是场子
里听和练出来的。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么多的相声流派,有了那么多的相声大师,相声才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我们国家确实有过举办相声培训班的先例,比如1958年景立的天津曲艺学校,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相声创作、表演大专班。但是真正培养出的相声大师或者相声演员又有几家呢?四年能培养出一个相声演员?我很怀疑。
二是我们有好的相声教师吗?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说:相声,那是心口相传的玩意,现在让老师带一帮徒弟,本来老师就不怎么样,带出来的徒弟就更不用说了。这话可能有些刺耳,可说的也是事实。虽然相声本科班人数不多,只有20来人,可要谁来授课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虽然我们有那么多相声表演艺术家,可能够在课 堂上给学生讲课的“相声教师”却未必很多。会说相声不一定会教课,会教课的老师不一定会说相声。
三是相声本科毕业去哪里?相声式微,相声不景气,大家有目共睹。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相声演员,相声却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相声凭的那可是自己的真本事,人家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相声学士、相声本科?学了四年相声,可却找不到工作,这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纸扇长,醒木方,穿大褂,站桌旁。祖师爷留下说学逗唱,洒向人间笑一场。”正如作家班里培养不出大作家一样,课堂上也培养不出郭德纲。既然相声来自民间,那还是让相声回归民间吧。剧场才是相声最好的课堂,不信你同样弄20个人放到德云社学四年试试!
万名公职人员宣誓别看广告看疗效
□时言平(北京媒体人)
节后第一天,湖南浏阳就举行了一个壮观的“开工仪式”,且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梁仲带领万名公职人员高举右手、齐声宣誓“为人民富裕而奋斗”。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5版)如此震撼的场景下缘何会让人有完全相背的感受,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万名公务员有多少是“被宣誓”值得推敲,这恐怕不是仪式而是一种模式;二是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在公众面前的公信力大不如从前,“为人民富裕而奋斗”会否只闻其声不见其行、会不会又是“雷声大雨点小”徒有形式而已?也值得考究和观望。
为人民富裕而奋斗,应该是政府官员以及公职人员的职责所在,只要默默地去为之奋斗便是,何必如此高调,非得搞矫情的万人宣誓弄得满城风雨。即便口号喊得再响,如果公务员们只是齐声呼喊却
不能在“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路上戮力同心,甚至心中只有“富裕”而没有“人民”,那岂不成了一场秀,一个在“被时代”下百姓和宣誓人都不相信的集体谎言?
公务员万人宣誓“为人民富裕而奋斗”,完全不必搞得如此矫情,尤其是在当前公众对这样的活动并不感冒甚至反感的时候。“不看广告看疗效”——“为人民富裕而奋斗”怎样奋斗?奋斗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才是公众对政府机关以及公职人员的终极期许,而如果只是空口号,即便千万名公职人员全宣誓,恐怕也感动不了公众。
政府的决心应该体现在作为上而不是口号上,公务员为民服务的诚意也应该体现在行为中而非誓言里。虽然宣誓也可以表达一种决心和忠诚,但对于公众来说,这大可不必。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0年2月22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