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张勃]《中华民俗通志·节日志》之正月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9 | 点击数:34543
 

  十一、初九

  在北京通县,“正月初九日及十九日,士民争往城西留台尖登高,谓之‘逛燕九’。”[117]而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如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以初九日为玉皇诞辰,并有一些祭祀活动。

  福建视初九日为“玉皇上帝诞”,人家往往在初八日晚间就进行庆祝。在贵州开阳,也初八就开始祭祀了:

  先一夕,私家复陈供果,焚香烛于堂中,更于大门之中,以斗盛黍谷之类,插小烛四十九枝于其上,而陈于阶,望空展拜,曰“上九”。亦既供奉于家矣。有复不辞跋涉,而更赴洋水之玉皇观顶礼者,曰“燃烛”。[118]

  在台湾,也将初九视为“玉皇大帝圣诞”,或称为“天公生日”。因为天公是神之至尊者,所以这天,大家小户都要祭神演剧,争相庆祝。另当地相传当日有风暴则一年之中风调雨顺,叫做“天公暴”,否则则气候反常,渔人便不敢随便出海。

  在四川内江,这天,市民搭彩棚 ,点玉皇灯,一直持续到十六日。在贵州平坝,这天白天出灯,叫做“亮龙”。组织龙灯的人,雇纸扎工扎成虾、鱼、圆宝、节节龙等各种灯彩,让人拿着。一般牌灯在前,其次虾鱼,再次为圆宝和节节龙。圆宝前有锣鼓。初九这天白天亮龙,以后改到晚间。通常组织者要准备一种灯帖,沿家散发,接受者表示接龙,龙即至其家。耍时,主家预备花炮,等龙头朝参神龛后,就退到院中或街中,牌灯等散于四周,于是院中或街中花炮齐放、锣鼓齐鸣,圆宝前进,节节龙尾随其后,做出种种姿势,大约持续半个小时。如此,每夜耍几家。主家给予一定报酬,多是一段红布,或一些灯油补助费。耍龙后,主家以为一切晦气都随之而去。若接龙,必须连续接三年。又有花灯,也出现了初九以后。其做法与龙灯相似。一般是提灯在前,次为牌灯,再次为一男一女(均为男扮),穿着新衣,手中拿扇。也是先散发灯帖,有接受的,就到谁家向神龛或主人作一揖,然后开始演唱。男呼女为干妹,女呼男为情哥,往复唱和。过后,接受之家,以为一切晦气随之散去。而装扮男女的人,也认为当年会得到神的庇佑。有些人因为疾病或其他灾害而装扮一年或三年的。主家一般给两段红布,挂在男女的肩上,或者给些灯油费,或者款待以糕点。

  在四川合川,初九日,男女备香烛,到纯阳山祭祀吕祖,叫做“登高”。

  十二、石头生日

  在我国一些地方,如山东、山西、河南一带,传说正月初十日是石头生日,又称“石不动”。这天不准搬动石头及石头器物,并祭祀碾神、磨神、泰山石敢当等。山西旧俗,除夕要在石器上贴春联,十日前都不准使用。又在鲁西南一带,有抬石头神的习俗。初九夜里,人们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初十早晨,由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就预示着当年粮食大丰收。

  在河北藁城,初十日“儿童收敛敝帚等物,门外焚烧,俗谓‘烧十字火’,可却百病。”[119]在河北武安,十日,俗称“十不动”。这一天,忌劳作,男女以斗牌为戏。又晋南地区,叫正月初十日为“实子日”,用面蒸成农作物禾穗形状,祈祝年丰。

  十三、伏羲诞辰日

  甘肃天水一带,称伏羲为人宗爷,以正月十四日为人宗爷诞辰日,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院内古柏树上,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子时一到,开始读祭文,回顾祖宗的功德,述说现在的美好生活。之后进行朝拜,给人宗爷唱戏,耍社火,祈愿保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祭祀后,供品要分给朝拜者,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舒乙:找回那些丢失的“年味儿”
下一条: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刘德增 刘天佐]“剃头”何以“死舅”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