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张广生]日常生活、权力与真相
——玉皇阁庙产之争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广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15 | 点击数:25523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6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筹笔偶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中华书局,1990。

  中国第一历史挡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清末教案》,中华书局,1996。

  山东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室:《山东教案史料》,齐鲁书社,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山东义和团案卷》,齐鲁书社,1980。

  佐佐木卫等:《近代中国の农村社会における民众运动に关する综合的研究》课题报告书,1988(昭和63)。

  李猛:《日常生活的权力技术——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未刊打印稿,1996。

  张广生:《国家与社会——康有为地方自治思想发微》,未刊打印稿,1999。

  张广生:《福柯与历史写作——评历史三调》,未刊打印稿,2000。

  张彦丽:《“司法的”、“非司法的”——上控与晚清秩序》,未刊打印稿,2000。

  程啸:《社区精英的联合行动》,未刊打印稿,2000。

  [德]狄德满著,孔祥涛译:“梨园屯教案和义和拳的起源”,1992,载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主办《义和团研究通讯》,1992,总第十六期。

  [日]佐藤公彦:“华北农村社会と义和团运动——梨园屯村の反教会斗争”,载《ァジァ·ァフリカ言语文化研究45》,1993。

  [日]沟口雄三:《俯瞰中国近代的新视角》,未刊打印稿,2000。

  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2。

  路遥、程啸:《义和团运动史研究》,齐鲁书社,1988。

  路遥主编:《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路遥编:《义和团运动》,巴蜀书社,1985年11月。

  陈振江、程啸:《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林华国:《义和团史事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美]周锡瑞著,张俊义、王栋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法]史式微:《江南传教史》(中译本)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上海大学法学院:《大清律例》,天津古籍出版,1993。

  郑秦:《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滋贺秀三、寺田浩明、岸本美绪、夫马进著,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吉尔兹·克利福德著,邓正来译:“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Cohen, Paul, 1997, “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leuze,G.1988,“ Foucault”,Minnesota Press.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1990, “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oucault, Micheal 1988, “The Ethic of Care for the Self as a Practice of Freedom: an Interview Translated by J.D.Gauthier, S.J.” in The Final Foucault, pp.1-20,ed. by James Bernauer & Rasmussen, The MIT Press.

  Hao Chang, 1990,Some Reflection on the Problems of the Axial Age Breakthrough in Relat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ism” , in, 0Paul A. Cohen and Merle Goldman, Ideas Across Cultur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19- 20.

  Philip A. Kuhn, 1970, “ Local Self- 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 in Wakeman Frederic, Tr and Grand, Carloyn,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257- 299.

 

  作者简介:张广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开放时代》2001年第5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下一条: ·[陈家琪]超越日常度日的时间经验何以可能?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