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宪昭]试析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叙事艺术
  作者:王宪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29 | 点击数:17301
 

 

[内容提要]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一般与人类再生问题相关联,其叙事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大多洪水神话中已注意到情节或细节叙事关节点的设立、矛盾的应用与处理、大团圆结局等手法,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神话;叙事;艺术
洪水神话是我国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洪水神话不仅形态类型多,流传范围广,而且产生与流传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通过对南方少数民族人类再生型洪水神话叙事结构和特点的分析,有利于全面观察洪水神话的共性特质和文化差异,从而避免对洪水神话不同语境下的误读。

 
一、叙事元素组合的稳定性
 
从目前见到的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看,绝大多数把洪水的发生、经过与人类再生母题相结合,故事情节较为复杂。如果我们把叙事过程中最自然的典型元素视为“母题”,那么这些母题就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叙事元素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笔者对南、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中120篇数量相等篇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涉及到洪水后人类再生母题的神话在南方约占75 %,而在北方只占29%。说明南方各民族洪水神话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把洪水事件与人类再生两大类型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叙事元素相当丰富,而且形成了曲折的故事性。本文参照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数字模型,将这种神话母题组合的结构模型表述为:

 
 


故事类型
母题组合情况
母题1
母题2
母题3
母题4
母题5
母题6
母题7
……
Ⅰ                  
 
 
 
 
 
 
 
 
 
 
 
 
 
 
 
 
 
 
 
 
 

上表中的1、2、3、4、5、6、7等分别代表不同的母题,●代表出现的频率。如果这7个母题全部出现则形成一个最完整的故事。但在实际表述或传承过程中由于语境和讲述人的不同,会发生某些母题的缺失,因而会产生若干不同的叙事元素组合。[1]这一串数字就像一个“神话”,每个数字都代表一个独立的意义,单独观察这些“母题”,难以找出其中规律,如果把它们按照1,2,3,4……次序排列,每个数字就与人们的思维习惯判断联系起来,这种固定结构中的母题就会生成特定的涵义。尽管不同的讲述者不一定都讲出所有母题,但很少会改变这些母题的顺序,即使只抓住其中几个母题,受众仍能凭借经验在潜意识中使之复原。
从不同类型神话产生的时序分析,这些关于人类再生的洪水神话与其它类型神话相比,产生较晚。如从目前汉族文献资料看,关于“洪水后兄妹配偶再生人类”母题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晚唐李冗《独异志》,该文只有“兄妹配偶再生人类”情节,没有“洪水”背景,这说明在晚唐以前,我们难以断定有“洪水”与“人类再生”结合的神话。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大量的事实“都证明了洪水后伏羲女娲成亲这一古老情节在汉族是后来才固定下来的。固定下来的时间想必已经在古代,而且并非在中国所有地区都固定了下来。”[2]如果此说正确,那么南方少数民族洪水神话也应有此特点,有关人类再生洪水神话的产生要晚于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和单纯的洪水神话等类型,这些类型神话的结构上大多简单明了,属于一元结构,事件从发生到结局呈直线型,从原因到结果一目了然。而目前见到的人类再生洪水神话则明显不同,在结构上不仅借鉴了以往神话的叙事元素,而且创设了“起——承——转——合”的多元多维结构,如比较典型的人物关系结构则出现了单维二元的“客体——主体”结构乃至三元三维的“客体——主体——对手”结构,以及它的变体“客体——主体——客体保护者”、“客体——主体——主体阻挠者”结构。[3]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王宪昭的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甫旺]彝文文献长诗与彝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
下一条: ·[王宪昭]中国北方民族神话人兽婚母题探微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
·[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
·[张赵]疾病叙事的故事诗学分析·[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静]贞孝、智谋与爱情:冯梦龙女扮男装故事书写中的双线结构与伦理叙事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余红艳]景观叙事的故事诗学阐释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