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协调互利、相生相谐的生态价值观
从总体上来看,在我国传统的民俗价值观念中,是极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生相谐,互利发展的。这些观念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是应该被重视和继承的。在我国的民间意识中,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只有同自然界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终极真理。在远古先民的观念里,人是天地间的生灵,天地为人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也为人的生存框定了界限,天、地、人共同遵循的“道路”就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这种价值取向,对历代民众的生态观以及各民族民俗文化的模塑具有重要的影响,从不同的层面一直规范和控制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行为及日常生活习俗。
在我国藏区,自古民间信仰中便沿袭着大量保护自然环境的禁忌,如对神山的禁忌: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砍伐神山的树木;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伤害神山的兽禽鱼虫;禁忌以污秽之物污染神山;禁忌将神山上的任何物种带回家中。对水源的禁忌: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水源边堆杂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的鱼、青蛙等动物。对土地的禁忌:牧区严守“不动土”原则,严禁在草地上胡乱挖掘,以免使草原土地肌肤受伤;夏季禁忌搬迁草场;禁忌在草地上挖水渠。还有对动物的禁忌……深受佛教影响的我国傣族民众,其民俗价值观的核心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傣族的民俗价值观是以其生态价值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其排列顺序为:林、水、田、粮、人,在傣族的生产活动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民俗中,处处都体现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爱护。这些观念和价值取向,应该在全社会达成共识并且进一步的重视、继承和发扬。
(二)调整、变革生产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生产正在向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变,这种转变的突出特征就是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机械、水肥耗量大的高产品种以及连作的方法,同时,一些相应的农业工程设施也在改变自然。在生产方式的这种变革过程中,如果不考虑某些传统生产习俗以及现代化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在资源匮乏的我国,各种生态灾难还将加深加重,必须调整民众的生产方式与习俗,在深层也体现了民俗价值观的重构。比如,目前我国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地区和严重沙化的地区,已经陆续展开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生态恢复工程。在农业生产领域,近年来,打造和构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呼声日益高涨。“绿色农业”虽然仍以轮作、有机肥等传统农业习俗为基本,但却并非要回到古代的传统的轮作农业,而是充分应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科学养殖方法,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绝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从民俗学的视野来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提出,也体现了对传统生产民俗价值观的某种重构。
(三)树立适度消费观念,构建一种与自然相生相谐、健康、环保、文明的“绿色”民俗模式
在消费生活领域,民俗价值观的重构主要是摒弃传统俗中那些消极、反生态、反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树立起适度消费观念,提倡“低物质能量的高层次运转”,构建“绿色”民俗模式。在我国,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了营造21世纪“绿色生活”的构想与行动倡议,呼吁广大民众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一些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生活习惯。这些构想与行动倡议的目的就是在于敦促人们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消费观念与行为,比如,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追求时尚,而是将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作为追求的目标;为减少空气污染,更多地使用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而不是利用率低的私人轿车;为珍惜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安装节水龙头,节约型马桶;不向河流、水源中倾倒垃圾污物,减少使用洗洁精,购买无磷、生物可降解的洗涤用品;为保护森林、矿产资源,购买再生材料制成的或可再生利用的、可维护、可多次长期使用的商品,尽力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纸杯,木筷、纸巾、餐盒,节省纸张,少寄贺卡;为珍惜土地,减少土地污染,购物时自备包装袋,少用塑料包装,支持落叶堆肥,不焚烧落叶,支持和参与废纸、废玻璃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爱护公共绿地,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抑制消费至上的势头,调整消费生活观念,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使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人类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存,需要人与人这间和睦相处,需要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需要可持续发展。民俗文化的价值观重构就是深入反思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在对民俗文化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反思进行深入探究,调整自己的观念行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生态境界,建构健康、环保以及与自然相生相谐的民俗生活模式,以实现最高的生态和谐之美。
民俗价值观的重构,是将人类已经失落的“诗意”重新引回生活,摈弃奢华,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民俗”,不仅是有助于唤起社会民众的生态危机意识,重建生态文明,而且,生态观念的转变,还将作为一种精神因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和推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包庆德:《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态哲学的深层逻辑》,《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2]刘锡诚:《民俗与国情备忘录》,《报告文学》2002年第9期。
[3]江帆:《生态民俗学》,2005年第1期。
[4]刘德龙:《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有益教材》,《理论界》2005年第1期。
[5]杨清震、沈道权:《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观念变革》,《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1期。
[6]南文渊:《论藏区自然禁忌及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原文刊于《华章》2008年第0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金月芽期刊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