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唐晓涛]神明的“正统化”
——从明清西江中游三界神诞仪式说开去
  作者:唐晓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29 | 点击数:13377
 

  仪式所见,犹如一幕幕地方历史在上演

  时至今日,在西江中游的浔、梧各地依然随处可见三界神的历史和故事被活生生地保留在道士们的科仪唱本中,三界神诞的迎神祈雨仪式年复一年依然在乡村中被生动地演绎着。

  笔者于2006年5月2日至6日(农历四月初五至初九),也是三界神诞日前后几天,跟踪了三界神诞在贵港、桂平几个乡村的仪式过程。5月2日,笔者先到了贵港市区唯一复建的三界庙即登龙桥三界庙(原三界祖祠旧址在贵县十三巷旧县衙门旁边,为冯三界长房后代住地,“文革”中被毁)。此庙正对着郁江,是一座二进小庙,庙中共四尊塑像,正中为冯克利,左为冯都长,右为冯祯吉,冯祯吉的旁边为冯克利夫人。笔者一行到达时,庙中有一群妇女正在为三界神诞(农历四月八日)庆典做准备,据说神诞当天的仪式主要是请佛教的人来念经,之后用村民捐的钱买来鱼、鸟、龟等到江中放生。在这里,笔者了解到此前已有桂平市木乐镇、大洋镇、麻洞镇、大湾镇下辖的多个村子,平南县的陈村、玉林蒲塘乡下辖的多个村子等先行派人来到这个三界“祖庙”请“印”,接三界公回去除虫。所谓“印”是指三界神明受敕封封号的印章,一般是将“印”盖在红纸上并洒上生鸡血,称为“契纸”,即是前引地方志记载中所言之“三界神衔”。笔者见到当时红纸上所盖三界公印章上的封号如下:

  敕封赞兴义勇四代附祀都长圣爷之位

  敕封昭显敷佑伯游天得道冯三界圣爷位

  敕封英灵得道九代附祀贞吉圣爷之位

  接下来几天,笔者跟踪到桂平大洋镇的大洋街、罗排村(列圣宫)、新和村(永显庙、镇龙庙)和木根镇的八佰村(白花社)等村子,观察了这几个村子的三界调神仪式及大洋镇的游神仪式,收集到主持仪式的道师们手中的各种三界神科仪唱本。从整个仪式过程及唱本所见,有几个重要的环节大体相似:仪式由梅山派道士主持,均在傍晚开始,先由道士开坛请神,请来的神首先是梅山派祖师大圣九郎及三元将军唐、葛、周,其次是地方神,即是三界神仙家族及其他各种地方神。第一天晚上进行“调神”表演(一种说、唱、做结合,由道士戴着面具表演的节目),主要曲目是《三界神唱》,介绍三界遇仙成神、卖药救人、被客商状告被捕至梧州燔烧无损、受封三界的经过。次日进行的依次是取雨种、请社神(及村中诸神)、奏表、开通、架桥、取谷种(田公到北京,领回皇帝赐给的谷种、耕牛播种,主要曲目是《田公科》、《神农神唱歌》等)、收虫祈雨、渡灯、谢神这几个环节。

  这些仪式过程和表演的故事情节,令笔者大为震撼。仪式所见,犹如一幕幕地方历史在上演:冯克利披上仙衣即可看到两广全境的故事,表达的正是三界神成为两广地域社会保护神的事实;冯克利被押往梧州由两广总督处置,最后受封,正是梧州在明代历史地位的写照,也反映出土著与官府由对抗到合作的过程;田公到北京取回谷种、耕牛则为政府在开发和重建地方过程中一些鼓励举措的反映,也表明村民对于正统的认可。其中一段唱词是描述冯克利利用八仙所给仙药在贵县县城中开药店卖药救人,结果抢了客商的生意,被客商状告至县官处,《三界神目》科仪唱本唱词如下:

  贵县客商就是我,名叫李养就是侬(我——笔者按)。

  我在贵县开间医药店,当初生意好兴隆。

  会着沙街冯克利,假行邪道显威风。

  到处造遥(谣)来或(惑)众,能医杂病共麻风。

  整得我三年冇发市(不能做成一单生意——笔者按),药长尽招白蚁虫。

  冇单是我冇卖得,贵县通街个个同。(不只是我卖不了药,整个贵县街的客商都卖不了——笔者按)

  联名三十六名客商来插(签)字,联名告禀佢冯公。

  活生生地展示出地方上土著与客商冲突的历史。

  笔者还注意到,在仪式中,那些从三界祖庙请来的“神衔”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盖了印的红纸被作为神的化身置于道士仪式台的正中,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需要用到这一代表神明的“神衔”。在仪式做完之后,村民要将具有法力的对象取回作除蝗御灾之用,这些物件即是洒了生鸡血的契纸。据称,“神衔”上的神力通过生鸡血而转移到这些契纸上,这些契纸也就具有了三界神的神力,经道士作法后,村民将契纸领回,再用香插在田垄上就可以除虫。三界神力正是通过敕封的“印”的传承而展示并发挥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9-24

上一条: ·[耿羽]一个民间信仰的生成
下一条: ·[邓启耀]生物与文化:多样性面临转折
   相关链接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
·[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张可佳]明清时期河南浚县碧霞元君信仰的载体及其功能
·[徐宝成]明清易代:惠世扬形象的多维建构·[杨志敏]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应对瘟疫民俗活动考述
·[任雅萱]民间的“正统”:明清时期姜太公风物传说的时空结构 ·[余红艳]明清时期江南生育文化与“白蛇传”传说的演变和传播
·[祝秀丽]秦汉至明清秦始皇庙祠的历史变迁述略·[陈鹏程]明清小说中元宵节描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陈春声:《信仰与秩序:明清粤东与台湾民间神明崇拜研究》·[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
·[龙圣]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