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9年会专区

[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价值的认定与把握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24 | 点击数:6431
 

 

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价值的认定与把握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学界对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反思持续不断,重点在于运用现代田野作业的标准考量三套集成,指出其种种缺陷。这是对三套集成的误读,误读的原因的混淆了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两个基本概念。作为作品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属于纯粹的文学,与生活形态的民间文学有着本质的差异,以后者的标准去衡量前者,显然不切实际。三套集成从田野产出,又完全独立于田野,具有完整的自在的学术价值,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元文本和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间文学作品;记录;文本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林晓平 温小兴 戚莎莉]关于客家禁忌及“禁忌”的思考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难题必须解决
   相关链接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毛巧晖]采风与搜集的交融与变奏:以新中国初期“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讨论为中心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万建中]构建以“讲述”为中心的故事学范式
·[刘锡诚]我与“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
·[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林继富 杨之海]科学化、整体性民间文学记录的探索·[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时立群 刘琪]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项目质量的实践型因素
·张举文 莎伦·谢尔曼 主编:《民俗影视记录手册》·[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