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 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对“汤和信仰”的产生和演变,“汤和信俗”申遗成功的叙述,阐释了自然传承和策略运用在民间信仰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宁村 汤和信仰 传承 策略
民间信仰渗透于民众生活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灵信仰和祭祀仪式,构成了民间信仰的基本框架,也构成了社会形貌的象征展示方式。上个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在民间信仰方面采用政治标准和意识形态化的对策,基本上忽视民众的信仰需求,致使民间信仰处于非法和地下的状态,但基本信仰形态在民间依旧存活。近三十年来,民间信仰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复兴状态。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温州宁村“汤和信仰”, 在经历了“城隍”庙会、“封建迷信”、“汤和节”等几个历史阶段之后,终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得到国家认可。2008年6月14日,“汤和信俗”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对其产生、传承和演变的历史进行梳理,并对当代民众的传承策略作深入分析。
一 宁村与汤和
温州宁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东北角,瓯江入海口,面临东海,背靠黄石山,毗邻温州永强机场。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宁村所城在永嘉三都洪武二十年(1387年)信国公汤和奏建”[1]。宁村俗称宁村所,清时改称宁村寨,隔江与乐清磐石卫互为犄角,是进入温州的水路门户。宁村作为军事卫所,建制时,宁村所城周长三里多,围有护城墙。城墙外层由块石垒筑,内层为泥土斜坡,城基宽阔,俗称“城山”;城墙一直保存到解放后,1958年大跃进时为了修水利、造盐场、制砖瓦,就地取材,陆续蚕食,现已无存。城墙开有四门,四门随城墙损毁亦不见;2007年“汤和节”期间在原东西南北门旧址上树立了四座竹扎绸镶的移动门楼,以显宁村旧貌。所城内凿有七星河,但已填堵;所城外还有护城河,因皮鞋厂扩地与污染,成了臭水沟。所城规划为四方建制,以十字分割四方,形成东北方、西北方、西南方、东南方,中心是十字街,现在仍保持原初时的布局。
宁村筑城后,驻扎的抗倭海防军自然成了宁村的居民。军士们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宗姓来源,他们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寓兵于民”[2],发展生产,繁荣宁村。他们在宁村落户,世代繁衍,使得宁村的姓氏达到近百个,号称“百家姓之村”;经过几百年的变迁,现宁村仍有89个姓氏。2003年宁村组织了宁村家谱调查,有19个姓氏的家谱收藏在宁村;其中韩氏“传家之宝”编修于民国元年,后未再修,是宁村历史最长的家谱。
宁村现属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下辖,面积0.99平方公里,家户811户,人口3176(2006年统计数据)。20世纪80年代以前,宁村的劳动力主要从事于农业(水稻种植),占有80%人口,渔业(包括河塘捕鱼、渔场养殖)占10%的劳动力,其他的则从事于牧业、家庭作坊和制盐业。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宁村成为“温州模式”构建的组成部分,村民主动从农田里拔出“泥腿子”,纷纷“下海”,转战商场。工业方面:1986年的统计显示宁村创办了7家乡镇企业,吸收了28%的农业劳动力;为配合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小规模的地方性商业、服务业的支持,因此宁村的家庭饭店、家庭商店、家庭车队等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到1994年宁村形成了以皮鞋和服装加工为支柱产业,其中皮鞋、服装加工、水泥、制砖工业纯收入为111万元。人口方面:宁村外出务工或移居外地人口到2006年有134人。从1999年起,外来打工人员逐年增加,2006年登记在册的出租房已达330家,约计1300人,人口进多出少。人均收入方面:按改革前、1986年、1994年和2006年官方统计的数据分别是:178元/人、520元/人、675元/人、1698元/人[3]。
宁村现有建筑除村民居住房和村委行政大楼外,有两种类型的文化建筑,一是文教建筑:宁村小学和宁村老年大学(原生产队食堂,二层,2007年5月挂牌);另一类就是崇祀建筑,有四座:一是宁村观音楼,它在一座三层民居内,供奉佛教菩萨,附有文昌阁,因楼内观音塑像最多,故此命名。二是抗倭英烈陵园,陵园在宁村南郊,主体是圆坛墓冢,此非衣冠冢,抗倭时期的器物已无处可寻;墓室后方伫立屏风石碑,镌刻“卫国保家抗倭大字碑文记”;墓冢前方两侧建有取名为“永嘉亭”和“英烈亭”的精致石亭;在大门通向墓冢的十米水泥路中间处矗立着一座石雕牌坊,上书“汤和精神发扬永远”及对联;陵园大门也是飞檐石刻设计,铁皮裹护;陵园于1998年翻建,平时不开放,只在夏天夜晚供村人乘凉。三是太阴宫[4],位于南郊,和陵园相连,在原宁村所练兵沙场上建盖,一层,占地面积很大。四是宁村标识性建筑,汤和庙。
汤和庙和观音楼归属宁村老年协会管理,太阴宫由私人负责。一般轮值汤和庙的是男性老者,在太阴宫轮班的是女性老年人,也许考虑了神灵的性别,才有了这样的分工;但老年协会理事组成员几乎都是男性,只有一名女性理事,设在观音楼三楼的老年协会办公室居高临下,统筹民间信仰事务。
汤和(1326-1395),汤和信仰的核心神祇,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本为明朝开国大将、抗倭英雄、宁村所城的建立者。汤和字鼎臣,濠人(今安徽凤阳)。生前封中山侯,进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明史·汤和传》记载:14世纪日本的战败军士连同日本浪人、奸商组成海盗集团,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明太祖朱元璋派汤和部署防务,“倭寇海上,帝患之……和乃度地浙西东,并海设卫所城五十有九”,宁村所城即其一。这五十九所城堡在后来的抗倭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嘉靖年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戌,皆坚敌,久且不圯,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5];嘉靖四十年(1561年)浙江一带倭患基本荡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王霄冰空间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