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9年会专区

[梅联华]以人为本 融入社区
——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
  作者:梅联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06 | 点击数:3870
 

 

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
 
以人为本 融入社区
-----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
梅联华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我国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区工作和建设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对博物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与社区在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博物馆与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向出发,寻求与社区文化建设目标的结合点,并结合实践探讨博物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穆昭阳]民俗传播模式初探
下一条: ·[马知遥]论目前非遗保护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关链接
·[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吴茂颖]超越对立:从馆舍到活态·[王舒宇]非遗视域下的辽宁省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宁祥文]民间信仰与高台教化:从风俗观念到戏剧实践的探索·[李扬 谢亚文]万唐人物:明清以来英美世界中国民俗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杜韵红]从理念到路径:博物馆展演的非遗保护实践·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全国博物馆文创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伊建平]闽北民俗的十年探索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蒋愔澄]非遗工艺展览策划研究·[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