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9年会专区

[吴湘琴]论流变中的七夕民俗
  作者:吴湘琴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06 | 点击数:5271
 

 

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
 
论流变中的七夕民俗
吴湘琴
(吉林省民俗学会)
 
摘 要:七夕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最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我国各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七夕民俗,其中七夕故事和乞巧民俗传统最终得以形成并流传至今;随着中国七夕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影响的扩展,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也相继形成结合了当地特色的七夕民俗。在这一七夕民俗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七夕传说故事和七夕民俗行为在保持了大的一致性的同时也发生了重要的流变,这种流变深刻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当地人社会生活及民俗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历史性地说明传统民俗文化与外界进行交流融合,是民俗文化得以维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民俗文化国际交流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七夕;民俗变迁;文化交流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吴哲]海宁皮影戏音乐及现状考察与思考
下一条: ·[王知三 王莲喜]六盘山地区民间俗神信仰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
·[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林海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
·[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钱寅]时间`空间`命运
·[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刘晓峰]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