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0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09年会专区

[杨文龙]民俗文物管见
  作者:杨文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06 | 点击数:4364
 

 

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
 
民俗文物管见
杨文龙
(山西省祁县图书馆)
 
摘 要:民俗文物作为研究民俗事象的重要依据,它具备“由物阐事,由事释物”的功能。同时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劳动创造过程中,民众把抽象的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借助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的过程,作为民俗事象载体的民俗文物必然承担着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而这个“物化”过程是建立在诸种“民俗质”基础上的。事实上民俗文物是民俗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标志性文化实物。
 
关键词:阐事;释物;物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叶春生]民俗学视觉的斯诺命题
下一条: ·[杨树喆]桂中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基本要素的田野考察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孙芳]展览语境下的民俗文物价值阐释与传播
·[刘国庄]梅山民俗文物收藏及其现状研究·[孙芳]由隐到显:博物馆实践中的民俗文物价值
·[王霄冰]民俗资料学的建立与意义 ·[王霄冰]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研究的构想与思路
·沈阳故宫推出“蒙古族民族民俗文物精品展”·[袁学骏]河北民俗文物收藏和民俗博物场馆建设
·[李彩萍]试析民俗文物与民俗博物馆的功能·[孙芳]浅谈民俗文物文化价值的实践与思考
·[田兆元]民俗文献类文物的价值研究·四川甘孜州发现一批格萨尔时期珍贵文物(组图)
·国家文物局:《文物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全文·徐艺乙:《中国民俗文物概论》
·[王宇丰]挖掘馆藏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周星]姚村:物态象征的民俗世界
·[王克松]对民族博物馆民俗及民俗文物展示的研究·[乌丙安]中国民俗文物学的创新与开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